的颂扬之词。可见后两画应出于赵佶真笔,如为代笔御画,蔡京就不可能加以如此的颂扬,因为对于一个善画的皇帝来说,给予代笔御画加以过分的恭维,这就会有讽刺皇帝的嫌疑了。
此外,《文会图》有赵佶的亲笔题诗:“题《文会图》: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吐司作新知人彀,画图犹喜见文雄。”蔡京的和诗为:“明时不与有唐同,八表人归大道中。可笑当年十八士,经纶谁是出群雄。”谢稚柳先生认为,如果此图为赵佶亲笔,怎么会用“画图犹喜见文雄”这样的语气呢?这明明是在观赏他人作品时所用的语气,包括开首所写“题《文会图》”,也不像在题自己的画。蔡京的和诗在画的左上角,与右上角和赵佶题诗遥遥相对,而蔡京的诗也只是依韵和皇上的诗,引申赵佶的诗意,标榜当时要胜过唐代,却没有一字涉及皇帝画笔。这与《听琴图》的题诗风格一致。所以,《听琴图》与《文会图》都不是赵佶的真笔,或也不是代笔,而是画院画家的作品为皇帝所满意,便加以御笔题诗,蔡京也只是奉命题诗,故没有对画本身加以赞扬。
而赵佶的《竹禽图》、《柳鸦芦雁图》、《枇杷山鸟图》、《金英秋禽图》、《四禽图》、《祥龙石图》、《杏花鹦鹉图》诸画,其大体的艺术主旨,在追求一种雍容高雅、无微不至的写生,笔致秀挺温婉,形象俊俏生动,或也有雄健的格调,其笔势纯然一体,散发出一种静穆的墨气。所以上述作品应大都出于赵佶亲笔,当然有的仍存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