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安德海乘运粮船刚到了山东境内,巡抚丁保桢便接到了恭王的手谕。*s^h-a.n,s.h!a+n?y¢q¨.~c!o¨m.上边历数安太监一路招摇撞骗,敲诈勒索,对沿途各州县恃敖无礼,违反祖宗规矩……丁保桢心领神会,按此口径拟写罪状,派专使骑马行文到京城,面呈恭王。恭王接到后,转奏了西太后。慈禧见到这个罪状,大怒,‘这个家伙太可恶,离开我们的眼皮就反了!真得宰了他。’话是这么说,慈禧可不想真这么办,她毕竟舍不得。谁知,恭王与东太后密商后,马上传旨山东,按照老佛爷的意旨办。第二天,慈禧对恭王说,‘把小安子弄到京城来,我得亲自问问他……’恭王明着应承了下来,暗地里却叫丁保桢先砍了安德海的头,也就是说,没等第二道旨下去,安德海的脑袋早在山东落了地。恭王对第二道旨照发不误,可已经一点儿用都没了。丁保桢见了第二道旨,可害了怕,忙差人到京城面见恭王。背地里,丁保桢担忧呵!他说,‘搬倒恭王不容易,杀掉我可容易极了。’这件事,由于恭王一手遮天,虽然后来慈禧也回过了味,但也无可奈何了。”(注:参见《清史纪事本末》、金梁:《清帝外纪?清后外传》、《清朝野史大观》。~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
“听说,慈禧待人还不错,象通州府那个知州,慈禧因为他对自己父亲有好儿,还放了他个外差,有这码子事儿?”
“说起来,那倒真是个误会。慈禧的父亲在湖北任上病故,船载灵柩回京时,路过通州。通州知州打发人给这条船送去了一百两银子,一看回执才知错了,也就没有索回,又重新送了一份给另一条船上的主人。慈禧听说通州知州给了他父亲的灵柩船一百两银子,但不知道送错了的实情,当她掌权时,就放了通州知州一任知府。你说,这还不是阴错阳差吗?”
“按说,光绪是她亲妹妹的儿子,她对他不应该差呀。可听说她们娘俩闹得挺僵,这是咋回事?”孙耀庭问陈师父。
“嗳,从慈禧对待亲外甥的事儿上,就能够看出她的为人。你知道,我最早是伺候慈禧的。可慈禧对光绪总不放心,就把手下的四个小太监派去给光绪当差,实际是监视光绪,说 的挺明确,就是让随时报告光绪的情况,我就是四个太监中的一个。有的太监为了讨慈禧的好儿,就牵强附会地瞎说一气。每回,慈禧挨个盘问:‘你们万岁爷,今天干什么了?’我就跟她说:‘万岁爷除了看书、写字,别的什么也没干。*s¨i¨l/u?x_s?w·./c?o\m~’‘噢,下去吧。’过了些日子,慈禧又问我:‘今儿个,万岁爷又干什么啦?’我照旧还是那两句话:‘看书,写字……’日久天长,慈禧轮到问我时,就气哼哼地说:‘甭说了,又是看书、写字,没别的?’‘是没别的……’我看出慈禧对光绪怀着戒心,我在中间就更不能调三架四了,这点儿我太明白啦。人,心眼儿得长正喽!”
说到此,陈师父指着自己心口窝儿,感触至深。
“陈师父,那咋到后来,慈禧把光绪竟然囚起来了?这是为嘛呢?”
“咳,还不是‘戊戌变法’闹的?那时,我正在光绪跟前伺候他。所以知道的挺清楚。起初,光绪想在康、梁支持下变法,仿照‘日本明治维新’,把国家变富强些。当时,慈禧正在颐和园,光绪住宫中的养心殿。光绪听了左右的主意,把握有兵权的袁世凯私下召到宫内的养心殿,对他明挑:‘我这是仿着日本明治维新,变法图强,需要你在关键时刻支持我。我在这儿办事,你带军队去保卫颐和园,明着保护,暗中监视慈禧。’袁世凯答应得甭提多痛快了:‘臣,一定做到,如有泄露,天打雷劈!……’光绪对他许诺说:‘如果此事成功,成立了内阁,我给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