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能及。他尽量使自己成为有用之人。天刚亮,他就起身去路上拾粪。他戴着一顶大草帽,将帽檐尽量压得挺低,也避免与熟人相遇。可是难免碰到村里人。有的面善,见了热情地打个招呼,有的却是讥讽相加:“喝,不是发财了吗?咋上这儿捡粪来了?”对这些,他置之不理。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在菜园子里,他的心灵手巧却用上了。一亩多的园田,点种了茄子、西葫芦、土豆、韭菜……菜长得不错,可是一般人家吃不起,只好到集市上去卖,但仍糊不了口,全家人焦急万分。
他的大哥精通木匠手艺,于是,他就跟着大哥在大车铺学开了木工活儿。赶庙会,他见人们买崭新的大车去套牲口,一问才知一辆竟要价七八十块钱,便和兄弟商量:“凭这个行情,拼着劲也要多打些这种式样的大车。”后来,乡村抗旱急需引水的水车,一辆要价百十块钱,他们又一窝风似地凿打起这种水车。
由于本小利微,好买卖总被大木作铺戗了去,他们的木器买卖将就着做,穷困日子却并没半点见好儿。
偶然,邻村人来车铺向他提起了一个老熟人,他动了念头。河东的东双塘村,有一个老太监,因左手生有六个手指头,宫里人们习惯地叫他“六指”。虽然,他脾气火爆,心地却不错。孙耀庭抽闲前去东双塘村去探望他。
年迈的六指见了他,心情忒激动。“象咱这号人,回来活着挺难,早知道,回来嘛?死也死在外头哟,不能让人看笑话!……”
“是呵,我实在混不下去了,才想回家来。哪儿知象您讲的,这么难啊!”
“既然回来了,就先这么着,逮机会再出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