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末代太监秘闻:孙耀庭传 > 第27章完结

第27章完结

“您还甭说,真有一个现成的。·8*1*y.u.e`s+h~u¢.\c?o,m-”

“得,你明儿个给他写封信,让他来一趟,瞅瞅怎么样。”

“■!……”孙耀庭乐得答应下来。

刚过了十来天,刘首领又找他来了:“嘛玩儿,人来了没?

他吓了一跳,原来,前两天,任老爷冲他发了一顿脾气,他心里一别扭,把这茬儿忘了个一干二净。他赶忙遮掩说,“估摸着,怎么着也快来了。”

“你再给写封信,催催。”

于是,他忙写信让那个小孩儿立刻来京城。几天后,小孩儿找到了孙耀庭,他便带他见了刘太监,这时才知,刘太监是端康的首领太监。他一看,还挺中意,就把小孩儿留在了永和宫。

“那个小孩儿,是你给找的?”隔了一天,赵荣升来问他。

“是啊,没错!”

“噢……”赵师兄没多说就走了。

又过了两天光景,赵荣升捎话给张安吉:“端康主子的意思,是把寿儿和那个小孩儿都给永和宫要过来。!看_书^屋~ \已¢发/布+醉_新?章-結.戏班儿缺人,可又怕任老爷不放……”

虽然没最后定下来,但这个信儿,赵荣升早提前悄悄地递给了孙耀庭。但他没敢言声,怕任老爷挑理,说他翅膀硬了“跳槽”。据说,这是宫里新太监的一大忌。

“真要想‘跳槽’,得瞅准时机,也要有个说辞——借端康演戏的名义……”赵师兄偷偷地透给了他一个底。这样,他介绍的那个小孩儿先去了端康宫里,很快就补了名字,叫“春忠”。他仍神色不露地留在任老爷处,终日忙碌不停。

以往宫里过春节,总要大事操办,闹春唱大戏,非从初一热闹到十五不可。这或许表面掩饰了小朝廷的败落,求得了皇族些许自我慰籍,所以从上到下格外隆重。除了从外边召一些著名戏班进宫献演以外,宫里更看重的是让宫廷太监排戏。这自从道光年间宫里改称“升平署”(注:清代宫内管理奏乐唱戏的一个机构。-三·叶,屋_ -罪?欣`璋¨結/埂¢鑫?哙.乾隆初年,设在南长街,人称“南府”。道光七年,改为升平署,由内务府派大臣专辖此职。)后,随着清朝的衰败,宫中京戏反倒日渐兴盛,历久而不衰,上至皇帝老子下到各宫妃嫔,从王公大臣到各等太监,无不囊括其中,偌大中国的大舞台在皇宫内缩成了粉墨登场的帝王将相过客,这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件奇妙忏讽,也成了清末回光反照的一桩“怪事”。

怪事为孙耀庭带来了好事。

转眼,他在任德祥这儿干了四个多月。春节前,赵荣升为端康梳头时,听酷爱京戏的端康又闲聊起了排戏缺人之事。

“新来的那个小孩儿,什么都不会。满嘴天津卫口音,唱也唱不了,练武把子吧,连个虎跳都不行,真没多大用!”

“主子,奴才过去说的那个小孩儿在任德祥那儿,人挺机灵,跑跑龙套恐怕不成问题。您要有空儿,叫他来看看怎么样?”赵荣升借机对她提起了孙耀庭。

“多大啦?”端康听了挺感兴趣。

“回主子,他兴许有十六七岁。”

“会演戏吗?”

“没演过。可他在涛贝勒府里练过跟头,腰腿又软,年纪小,好学……”端康一听他在著名的京戏票友——载涛府里练过戏,高兴极了,立即唤来了永和宫二首领张安吉。

“听说,任德祥那儿有个小孩儿不错,会虎跳,还能顺大墙、拿大顶呢……得,给叫来瞧瞧。&rdq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