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了道路》和张光年写的《在新事物面前》等文章反驳何先生的观点。
从这些不同的文章,可以了解当时不同的观点和文风。
第二十五章(1)
第二十五章痛批刘绍棠1955年春天,中国文学讲习所转过来一位少年才子,这就是刘绍棠。他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一方面却又忘情创作,所以他想到了“退学”。当时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杨晦先生坚决不同意,两次把刘绍棠叫到家里劝说、批评。后来闹到高教部。才允许他转入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后改名讲习所)学习。
刘绍棠并没有在文学讲习所读完三年学制。1955年10月,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高潮。团中央组织干部奔赴各省帮助工作。刘绍棠参加中南分团去了湖南。到1956年3月,刘绍棠已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1956年4月起专事创作,不拿工资,全靠稿酬生活。此时他已出版了4 本书,收入情况如下:
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4 万多字,每1000 字15 元稿酬,印了63 万册,三个定额,每1000 字45 元,收入1800 元左右。
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6 万多字,每1000 字15 元稿酬,印了4 万多册,两个定额,每1000 字30 元,收入2000 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