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
第十九章早春天气批判胡风的运动,并没有给公木带来什么麻烦,很快他就说清楚了。所以,他还有机会参加了当时的一些文艺争鸣活动。公木的批评是非常坦率和坦诚的,即使对同辈诗人,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1956年,公木就在《文艺报》发表文章,如此坦诚地批评诗人田间和臧克家:
即使是故作大言豪语,也不能使人振奋。比如田间的《给钢都——鞍山》,它告诉了读者一些什么东西呢?——诗人坐着火车从鞍山经过,望见“如林的烟囱”像“伸着手臂”,望见“电光照亮了田园”,于是诗人想亲自到鞍山去看一看,“要和最高的烟囱并立着,肩并着肩”,“要把火焰高高举起,写成共产主义的诗篇”,最后,诗人又代祖国向鞍山订货:“把钢管送到淮河”,“把机器送到草原”。——而鞍山虽然有个机械修理厂,却只为自己的基本建设和检修加工,是不会生产机器送到草原去的。这诗的意义只是表明诗人要歌颂钢都——鞍山。而歌颂什么呢?却是浮泛的、空洞的。这不能不是离开人民群众,离开斗争生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