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英雄无名:阎宝航 > 第27章完结

第27章完结

为了说服张学良,阎宝航找到一位深为日人所嫉恨的人物——杜重远。?l?a,x!s^w¢.*c¨o,m^杜重远早年留学日本,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熏陶,提倡实业救国,他认为,列强之强,在于实业发达。中国之弱,在于实业不振。遂在留日期间,专攻窑业。1923年回国后即创办陶瓷工厂,其目标就是抵制日产陶瓷,打破了日本人独占辽宁陶瓷产品市场的局面。日本帝国主义者早就对他既恨又怕,软硬兼施,百般拉拢威胁,杜重远不为所动。早在留日期间,他就是一位参与反日活动的积极分子。他积极参加并组织了在东京的东北籍留日学生举行收复旅顺、大连的示威游行。后又派留学生回国,组成“收复旅顺、大连宣传队”,向当局促请北洋军阀政府收回旅大。1927年4月,杜重远以奉天总商会副会长的身份,组织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临江设立领事分馆的斗争,并怒斥日本记者的无理纠缠,继续从事反对日本侵略、抵制日货的斗争。1928年12月,为反对省长公署增加警捐税法,杜重远和高崇民领导全市商民抗捐,取得胜利。奉天当局迫于日本的压力,解除其沈阳总商会副会长职务。~微,趣,晓′税~ _毋·错`内\容~东北易帜后的1929年,沈阳总商会实行改组,分别成立工会、商会、农会三大组织,杜重远被选为工会会长,同时兼任张学良司令长官公署秘书,襄助处理对日交涉问题。张学良认为,杜是一个年轻有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大加赞扬,此后与他往来不断。阎宝航留学归来,便听到不少杜重远挺身反日的消息,深为他的民族大义所感动,曾亲往杜开办的肇新窑业公司与其谈论局势,交流看法。阎宝航决定和杜重远一起去见张学良,期望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阎宝航还走访了新任农会会长高崇民和沈阳商会副会长卢广绩等。他认为他们都是可以借重的人物。

经过交谈,阎宝航和杜重远的看法完全一致,他们认为,苏联的军事力量不可轻视。北交苏俄东拒日帝乃为上策。

张学良在听完他们的意见后说:“先大帅在北京闯进苏联驻华大使馆逮捕共产党李大钊,苏联并未做出任何反应,我认为他们是无力做出反应。”阎宝航笑道:“先大帅处理李大钊一案时的苏联,与现在解决中东路问题的苏联,不可同日而语。先大帅背后有英、日等国支持,同时,苏联国内形势不好。现在苏联经济复苏,实力增强了。`1′4~k¢a·n¨s~h!u!.,n+e!t·”杜重远接着说,更重要的是要提防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张学良笑道:“英雄所见略同。辅帅也是这样劝过我。防止日本人抄后路,这一点我接受,不知二位有何高见?”

八 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常务主席(2)

阎、杜二人认为,日本人不可不防。阎宝航说:“我在英国时就听说汉卿实行东北易帜遭到日本人阻挠的消息,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汉卿势单力薄,只好走一步看一步,所以易帜日期一推再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幸有西方英、美国等抓住日本人制造‘济南惨案’与‘皇姑屯事件’反对田中内阁。日本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不得不默认东北易帜。但我认为,日本人不会甘心,早晚还得闹事,这只是时间问题。在奉天,我回国这么几天,几乎天天可以见到日本人制造事端,欺负中国警察和中国老百姓的事件。我还听说,有一回日本警察竟把汉卿你的卫队长都给扣起来了,这不能不说是有意挑衅!”

关于对日问题,当时张学良一心收回中东路权,对苏政策是东北政权的当务之急,开展反日运动并非上策,他主张对日以防为主。关于对苏避免一战问题,他说:“我认为多个对手总不如少个对手好。可是,不知你们想过没有,本来是咱们东北人自己的东西,却眼睁睁地送给别人,我们不去争谁给争?”张学良还说,对于侵犯我利益,干涉我内政的,能无动于衷么?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现在大街上贴的标语写着“打倒中国,拥护苏联!”这样的中国人我不赞成,他们不要中国了。我已告诉黎天才,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写几篇文章,驳一驳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论调!”

关于街头“打倒中国,拥护苏联!”“武装保卫苏联!”等标语,沈阳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