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19章 恩相

第119章 恩相

东京到梁山约五百里,呼延灼五万大军走旱路,没一个月到不了梁山泊。

徐悟锋有了充分的时间筹备大事。

呼延灼率领朝廷大军行军一个多月后,终于抵达济州境内。

济州城外,知州张叔夜早已接到消息,急忙带领官员迎接,更有不少百姓围观。

五万朝廷大军阵容壮观:将士身披铁甲,战马挂着铜铃,红旗招展如云霞漫天,刀剑映日似白雪千里。

虽未实战,仅凭气势就让人震撼不已。

呼延灼大军的到来,消耗巨大。

朝廷虽已拨下粮草,但地方官府仍需有所行动。

张叔夜久经官场,深知其中利弊。

况且此次任务是讨伐梁山,济州无论如何都应尽一份力。

见呼延灼到访,张叔夜上前道:“久仰将军威名,贵为开国功臣后代,此役定能荡平水泊,扫除贼寇!”

呼延灼统率大军,意气风发,笑着回应:“张大人过誉了,此战还需多多倚仗您。”

张叔夜点头说:“听闻朝廷大军将至,济州已准备粮食一万石,若有其他所需,请尽管吩咐。”

呼延灼充满信心:“有这些粮草就够了,大人只需守护城池,等待佳音即可。”

呼延灼并非盲目自信,五万大军加上五千骑兵,对付一群山匪绰绰有余,即便不能全歼,也足以重创对方。

大军出发前,高太尉也曾暗示,梁山虽要剿灭,但最好留有余地。

这不是高俅慈悲为怀,而是因为实际出征人数为四万八千,上报却是六万。

粮草、军饷等都是按六万人计算,高太尉随意批文,虚报的那部分军饷自然流入私囊。

所谓“养寇自重”,在蔡京、高俅等人看来,梁山虽要消灭,但不能一蹴而就,要分阶段逐步削弱。

就像炖汤,火候不到味儿就不够浓。

忽有一日,有人提及 ** 之事,随即有人发问:“若是一举将其除掉,日后何以为继?”

朝廷每逢兴师动众,皆视为生财良机。

蔡京、高俅之流,岂会不明此理?

呼延灼心中亦有所思,但他所虑并非同于旁人,而是鉴于梁山当前之势,欲一举剿灭谈何容易。

若是略施小计,挫其锐气,则非难事。

在济州稍作整顿后,呼延灼遣韩滔为前锋,自率中军,彭玘督后阵,大军直逼梁山。

梁山方面,三路兵马甫至济州境内,探马即刻回报聚义厅。

“哥哥,官军先锋五千余人已自济州出发,直指我梁山,韩滔领军。”

时迁将情报呈予徐悟锋,话音未落,糜胜便跃起道:“区区官军,何足挂齿,待我去将他们斩尽杀绝!”

鲁智深随之起身,卷起衣袖道:“洒家愿往,前次未能参与攻伐大名府,此次断不可缺我。”

糜胜与鲁智深率先请缨,众人纷纷响应,皆欲出战,唯恐落于人后。

徐悟锋见众志高昂,微笑着安抚道:“呼延灼出身名门,我梁山英雄亦非徒有虚名。

今日便先败其先锋,让他知晓我军实力。”

“哥哥所言极是,官军当知我梁山威风。”

“哥哥,此事切莫漏了我糜胜。”

“久无战事,心中甚是焦躁,哥哥,我也要去!”卞祥附和。

自徐悟锋提出胶东计划,诸位首领皆有明确目标,无论出身如何,此刻均跃跃欲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