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也不是不可能!\"
柴进深吸一口气,感慨道:“贤弟竟有这样的抱负,实在令人钦佩!世人称我为当代孟尝,但与真正的孟尝君相比,我还差得很远。”
他继续说道:“我收留江湖上的好汉,越是罪行深重的,我越愿意收留。
仔细想想,这不过是我对赵家的一种赌气罢了。”
“我以为这样能让赵家颜面无光,但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根本不在乎。”
关于那段遥远的往事,那场**的大戏,柴进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
具体情节与官方记载略有差异。
最终结果是,江山易主,从柴家转到了赵家手中。
这种王朝更迭的事情,每隔百年左右都会发生一次。
尤其是在五代时期,武将 ** 就像日常饮食般平常。
但对于柴家而言,他们从皇族沦为了前朝遗民。
稍有不慎,前朝遗民可能沦为罪臣,再稍一疏忽,就成叛逆。
赵匡胤取而代之,夺了柴家孤儿寡母的江山。
然而,强盗如今成了皇帝,这样的说法不太合适,但却是事实。
皇帝怎能做劫掠之事?
皇帝怎会抢你?
皇帝抢东西还能叫抢吗?
我大宋人才济济,文风鼎盛,找位文采出众的人修饰一下历史。
于是,官方的说法变为:柴周无力统治,自愿退位;赵宋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听上去多么悦耳!
作为失败者的柴家,赵匡胤既不屑也不愿对其赶尽杀绝。
欺负弱小毫无意义。
正确的做法是,把柴家当作象征,立为牌坊,成为这段历史的一部分。
柴家也清楚这一点,只能隐忍,还要笑着说:“这里很好,不想离开!”
一块废铁刻上几句话,就是所谓的丹书铁券,也为皇帝树立仁慈形象。
后来,赵家借助柴家旧部,几乎统一全国,柴家人心中怎会没有一丝不满。
若非柴荣英年早逝,江山本应属于柴家。
徐悟锋心中明白,随即宽慰道:“赵宋根基不稳,许多人心存不满,这也是人之常情。”
柴进眉宇间透着坚定,言道:“我三十多年的人生,只顾享乐,打理家业,至今未曾成就一事。”
这几 ** 反复思量,原本想加入梁山,与兄长 ** 大事,即便失败,也不过是一死罢了。
徐悟锋神情如常,问:“阁下心意已决?此路无回头。”
柴进朗声一笑:“兄若不信,我愿立下投名状!”
徐悟锋轻摇其头,微笑道:“阁下言重了,你我情谊,何需此等信物。”
柴进急切追问:“如此说来,兄应允了?”
徐悟锋点头笑道:“若我不允,恐兄不会轻易放过我。
待兄伤愈,即刻返沧,我自会安排人与你接洽。”
柴进拱手道:“一言为定!”
夜袭之战大获全胜,大名府援军尽被梁山俘获。
从都监闻达到普通兵士,无人逃脱。
徐悟锋见过闻达后,发现此人性格刚毅,虽肩中一箭仍不肯屈服。
徐悟锋并未刁难闻达,而是命人将其暂时关押,留待日后有用。
且说这几日,高唐州落入梁山水军掌控,局面平稳。
徐悟锋攻破城池后,即刻发布告示安抚民心,确保秋毫无犯。
除将高廉全家拘禁外,还清除城内 ** 官员。
同时进行了一场公开审判,将几个引起民怨的大户斩首示众。
还将部分所得财物分发给贫苦百姓。
平定城内豪强、击溃大名府及凌州军队后,徐悟锋无意久留,计划直取大名府。
但在此之前,必须先解决高廉与殷天锡。
府衙大堂内,已被俘的高廉与殷天锡被押至堂前。
高廉被擒后,一直被囚禁,他本以为梁山好汉扣留自己,是想借由其兄长高俅谋求招安之路。
然而高廉转念一想,自己的亲兄弟高廉已死于梁山之手,他们怎会轻易放过自己?
如今被押至堂前,见到梁山众头领虎视眈眈的目光,高廉顿时惊恐万分。
林冲上前一脚踢去,怒斥道:“你兄弟俩害人无数,今日不让你付出代价,实在难解我心头之恨。”
高廉忙求饶道:“徐寨主开恩!若能饶我性命,我定写信给兄长,请求朝廷招安,让众头领入朝为官。”
这话颇具 ** 力,尤其对出身武将的头领来说,更是令人心动。
高廉察觉到这一点,又补充道:“只要诸位放过我,我立即修书给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