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05章 太尉

第105章 太尉

高俅虽武艺 ** ,身为殿帅府太尉,麾下却多有骁勇之士。~看+书?君\ `更?新,最`全?

如今连高封都被杀,高俅尚且束手无策,满朝文武自觉能力不及高俅部下,于是无人敢应诏。

宋徽宗久候无果,终于震怒:“不过一群草寇,你们这些将领竟无法制伏?朕养你们又有何意义?”

赵佶痛责群臣后,点名问高俅:“高太尉,你有何良策平定这伙叛匪?”

高俅跪地叩首,低声道:“臣不敢妄言。”

赵佶催促道:“但说无妨,朕赦你无罪。”

高俅犹豫道:“臣以为,暂且按兵不动较为稳妥。”

赵佶震怒:“放肆!区区叛匪,你竟要朕坐视不理?”

高俅急忙解释:“绝非置之不理,只是此匪狡诈,贸然出击恐难取胜。

臣需时日筹备精锐之师。”

赵佶冷笑:“这岂不等于纵容叛匪?”

随即转向蔡京:“蔡太宰,你有何见解?”

蔡京附和道:“高太尉所言甚是。”

赵佶气得脸色发青,又问童贯:“童爱卿,你怎么看?”

童贯也赞同道:“此事需从长计议。”

赵佶怒极而笑:“我大宋百万大军,对付一群草寇竟如此棘手?”

他瞪着高俅:“身为殿帅太尉,统率禁军,难道手中无兵可用?”

高俅叩首,勉强笑道:“陛下,修建延福宫时,曾有圣令调配禁军参与营建。”

赵佶恍然大悟,当初因人手不足,确实命禁军参与宫室营造。

如今艮岳工程,工匠大多仍是禁军,真正能作战的寥寥无几。

赵佶虽知高俅并非有意推诿,但也无奈苦笑。

赵佶心中虽不信大宋竟无可用之兵,但此刻有人主动请缨。

循声望去,竟是蔡京之子蔡攸。

赵佶激动道:“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臣!蔡爱卿,你有何妙策助朕平定叛匪?”

众人见蔡攸站出来,还大肆夸口,声称要率兵剿灭水泊梁山,无不暗自发笑。

蔡京虽是奸邪之人,但他确实有才,只是用错了地方。

作为蔡京的长子,蔡攸的能力不及父亲的十分之一,实属不学无术。

然而,蔡攸擅长奉承,在赵佶还是端王时便与其结交,待赵佶登基后,他更是竭尽阿谀之能事。

如今,蔡攸身为镇海军节度使、少保,又兼任开府仪同三司,入宫觐见赵佶不受时间限制。

以蔡攸的身份地位,本应算得上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但他为了讨好赵佶,在宫中游戏时,或者被留宿赐宴之际,常与王黼一同换上短衣窄裤,涂脂抹粉,混迹于歌舞艺人之中,讲些市井间的粗俗言语,只为博取赵佶欢心。

这种行为简直毫无底线。

早年间,蔡京任 ** 后,蔡攸担任龙图阁学士,负责管理上清宝箓官事务,并参与编纂书籍和修订典章。

当时参与的有一百多人,皆是才智出众、学识渊博之人,唯独蔡攸表现愚钝,令许多人不服。

蔡攸从容说道:“这有何难,陛下只需派遣一支精锐之师,比如西北禁军,我保证能够平定那伙草寇!”

众大臣听罢,更加瞧不起蔡攸,以为他跳出来不过是妄言,原来只是提议调动西军!

若能调动西军,高俅怎会想不到?

赵佶转向童贯,问道:“童爱卿,能否从西军抽调兵力?”

童贯立刻回答:“陛下,如今西北战事紧张,若只调几千人,臣尚可尽力,若数目更多,则恐怕难以办到。”

赵佶心中明白,西北多年与西夏交战,西军轻易不能调动,不禁感到十分失望。

蔡京见儿子出丑,立即开口道:“陛下,梁山泊易守难攻,必须派遣精锐部队才能攻克。0!`0^小??说°??网`§ \2追±%最±*>新°&章?a/节D?

目前西军无法轻易调动,若是派遣其他地方的禁军,需要精心挑选其中精锐之士,才有希望剿灭那些贼寇。”

此时,蔡京父子之间还未像后来那样因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两人关系依旧和睦。

蔡攸虽然常在宫中装疯卖傻,但这并非他真傻,而是故意为之,以取悦赵佶。

蔡攸虽无学识,却极聪慧且深具谋略,故而备受赵佶倚重。

听闻父亲蔡京之言,蔡攸恍然大悟。

原来朝廷无可用之兵将,难怪群臣皆主张暂不理睬那伙盗匪。

即便知晓蔡京所言属实,蔡攸心中仍感不悦,遂道:“难道真要放任这群盗匪?”

童贯开口安慰道:“陛下勿忧,区区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