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86章 微不足道

第86章 微不足道

三路大军,确实需谨慎应对。

众人虽如此认为,但内心仍轻视这群草寇,认为三路大军的失败源于无能。

项元镇亦无良策,便道:“依庞都监之见行事,我们从淮阳至此,士卒想必疲累,可在任城暂歇数日,再派人查探敌情,之后再做定夺。”诸将纷纷称颂项元镇英明。

次日,项元镇刚入任城,徐悟锋即获消息。

身为节度使的项元镇,历经西夏、鬼方、辽国之战,经验丰富。

即便多年未临战阵,徐悟锋也未轻视他,但亦不惧怕。

不论项元镇个人能力如何,仅看他麾下一万兵马,依照大宋惯例,各地军队定期轮换,以防武将专权。

因此,徐悟锋视这支军队与普通禁军相差无几,实力未必高出太多。

梁山聚义厅击鼓召集将领,徐悟锋调遣马步军共一万,其中千名骑兵全数出征,可见对项元镇的尊重。

大军于运河口登岸后,向任城县推进,至距县十里处抵达三口镇。

三口镇临河而建,规模不小,离任城仅十里,适合作为梁山驻扎之地。

梁山大军一到,镇上百余乡勇未作抵抗,直接散去,各自回家休息。

镇中乡绅富户恭敬迎接,送上牛羊米粮,颇有箪食壶浆迎接王师之意。

无奈之下,这些大户真是被吓破了胆。

梁山泊仅凭一万兵马,无需正面进攻,只需齐齐跺跺脚,就能让整个三口镇陷入混乱。

“我的天啊,之前听说梁山不过几千人,怎么突然间人数暴增了这么多?”有人疑惑地问。

“谁知道呢?我们又没去过梁山,光看现在这架势,怕是有上万人吧。”

“这群匪徒太过凶狠,如今出动了一万大军,我看那位项节度使这次恐怕悬了。”

“你再说他们是匪徒,信不信连小命都得搭进去?”

……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徐悟锋带着两营亲卫直接进驻三口镇。

镇上的刘大户主动腾出了自己的宅院。

这次,徐悟锋确实没 ** 任何人,一切全是刘大户自愿的。

尽管三口镇人口众多、面积不小,但要容纳一万名士兵仍显吃力,剩余的九千骑兵和步兵只好在外围驻扎。

刘大户家中,徐悟锋召集众人商议应对之策。

徐悟锋首先开口道:“我们此次出动一万人马进入三口镇,估计任城县的项元镇早已得知消息。”

“说到项节度使,他可是我们的前辈。

自接受招安以来,凭借战功坐上了节度使的位置,想必有些真才实学。”

许贯忠笑了笑,说道:“早就听说项元镇当上节度使近十年未曾带兵打仗,即便当年确有能力,如今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了。,8!6′k?a·n^s?h?u·.¨n-e*t+”

“况且,即便大宋的军队素质不错,就算是古时名将复生,恐怕也难以扭转这种局面。”

俗话说得好,兵弱弱一个,将弱弱一窝。

大宋官军长期未经历实战,即便将领再出色,受限于朝廷制度,武将难以培养出精锐部队。

即便培养出来,过几年又被调往别处,落得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局,谁会愿意做这种傻事?

徐悟锋笑着点头道:“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毕竟对方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

在正式交锋前,我想先摸清对方的底细。”

旁边鲁智深问道:“寨主打算如何试探?”

徐悟锋略作思索,开口道:“项元镇既然得知我们前来,定已在任城周围有所安排,其主营设于城外,我打算派个人过去查看一番。”

徐悟锋意在观察项元镇及其部下的应对方式。

众人听闻此言,皆踊跃请缨。

徐悟锋微微一笑,“时迁兄弟已探明,项元镇麾下有一千余骑兵,若派步兵前往,恐遭骑兵纠缠,还是由林教头前去较为稳妥。”

“遵命!”林冲简短回应,随即起身领命。

与此同时,位于任城的项元镇同样忙碌。

他对这批梁山匪寇不敢掉以轻心,因他自己也曾是草莽出身,深知江湖险恶,若官军过于轻敌,必将自食恶果。

当前局势下,其余三路援军均已溃败,项元镇未敢贸然出击,只待制定妥善之策。

为防范梁山匪徒趁夜突袭,项元镇在任城周边部署了多支巡逻队伍。

据情报显示,这伙匪寇屡次以夜袭、伏击取胜。

今日又传来消息,梁山大军离开水泊,驻扎于三口集镇,人数或达万余。

此讯令项元镇大感意外,原以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