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中传来一个声音:“该杀!”说话的是个皮肤黝黑的青年,模样质朴。
紧接着,更多人附和,声音逐渐高涨,直至全场一片咆哮。
这样的氛围让梁山众人感到不寒而栗。
谢保正生前欺压乡里,无人敢言,如今他已伏法,村民心中的压抑也随之释放。
胸中郁积已久的愤怒,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村民们情绪激动,纷纷痛骂谢保正的恶行,甚至将怒火蔓延到他的两个儿子身上,更有甚者想要上前动粗。
幸好徐悟锋及时制止,命令手下拦住冲动的村民,否则谢家上下恐怕难逃一劫。
“诸位乡亲请稍安勿躁!”徐悟锋高声说道,双手虚压示意大家平静,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谢保正一家所作所为,想必各位比我更清楚。
至于谢家人是否该受罚,今晚就由你们来裁决,但切不可胡乱诬陷无辜之人。”
徐悟锋话音刚落,村民立刻响应,开始逐一列举谢家人的罪状,就连谢保正的妻子也被指控参与了不少不当行为。
谢家的管家和部分家丁,平时谄媚主子、助纣为虐,早已成为村民眼中的眼中钉,今日自然难逃责罚。咸鱼墈书 醉欣蟑踕庚鑫筷
而谢保正的两个儿媳因刚嫁入不久,尚未有机会作恶,侥幸保住了性命。
徐悟锋并未追究她们,命人将其释放。
在随后的审判大会上,徐悟锋安排谢根生等人动手,不一会儿,谢家门外便多出了十余颗头颅,这一幕引得村民欢呼喝彩。
外面的喧嚣吸引了躲在家中不敢出门的老人、妇孺,他们纷纷探头张望,甚至有人偷偷跑出来看热闹。
审判结束时,徐悟锋让人抬来一口箱子,里面装满了地契和借据,上面清晰可见的鲜红指印,正是村民被剥削的铁证。
土地兼并自古以来就是一大难题。
然而北宋时期,朝廷并未对此加以限制,导致有钱有势者疯狂掠夺贫苦百姓的土地。
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佃户后,不仅要向地主缴纳高额租金,还需承担繁重的赋税,生活往往仅能勉强维持温饱。
一旦遭遇自然灾害,这些本已困顿的百姓毫无抗争之力,只能沦为饥民或加入流寇队伍。
在西侯庄村民的见证下,徐悟锋亲手点燃火堆,将所有地契和借据化为灰烬。
在那场 ** 之后, ** 借贷的村民如释重负,激动得泪流满面,甚至有人双膝跪地向徐悟锋叩谢。
徐悟锋扶起众人,高声说道:“乡亲们,恶霸已除,我们也该告辞了。
但在此之前,请大家记住,不论老少,每人皆可领取两石粮食,这是我对今晚叨扰各位的一点补偿。”
“两石!”村民们震惊不已,难以置信。
这样的恩惠,就连官府也未曾有过。
按照北宋的标准,一石相当于后世六十公斤,一家四口便能分到近一千斤粮食,比辛苦耕种一年的收获还要丰盛。
消息迅速传遍全村,男男 ** 、老老少少纷纷涌向谢家大院。
即便是平日足不出户的老人和孩童,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吸引出门。
徐悟锋安排杜迁主持分粮,从八旬老人到襁褓婴儿,无一例外,每人两石。
村民们欢天喜地,背着一袋袋粮食回家,西侯庄的夜色竟似白昼般热闹。
火光映照下,村庄亮如白昼。
西侯庄共有一千三百余人,此次分粮总量达两千六百余石,这让杜迁心疼不已。
随后,徐悟锋召来谢根生等人,让他们通知村民,梁山可用谢家的财物,低价收购牲畜家禽。
若是日后有官员查问,一切责任皆由梁山承担。
西侯庄因一个消息炸开了锅。
谢家的东西,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各类农具,经梁山以半卖半送的方式,换来了村民们的牲畜,大家个个喜笑颜开。
完成交易后,梁山好汉将战利品装车,期间许多村 ** 动帮忙。
忙碌一夜,天刚破晓,徐悟锋决定不再拖延,带领众人启程。
队伍前头赶着鸡鸭猪羊,后面则是满载粮食、金银、布匹的大车。
徐悟锋跨上一匹马,是从谢家缴获的四匹中挑选出的最健壮的一匹,在马匹稀缺的北宋,这无疑是一笔重要收获。
杜迁、宋万、阮氏三雄等人虽心生羡慕却因不会骑马而只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