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有人来报:“大人,城里的百姓知道洪都监遇害,都赶来祭拜。”
王知府一愣,随即快步走到府门外。
当他看到门外的情景时,心中不禁一震。
只见府门外黑压压一片全是百姓,他们有的手持纸钱,有的带着祭品,脸上都写满了悲痛与哀伤。
人群中,有老人、有妇女、有孩子,他们都在低声啜泣,气氛沉重而压抑。
王知府看着这些百姓,心中满是感动。
他缓缓走到人群前,拱手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感谢你们前来祭拜洪都监。”
百姓们听到王知府的话,哭声更大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地说道:“王大人,洪大人是个好人啊,他对我们百姓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
他走了,我们心里都很难过,就想来祭拜他,送他最后一程。”
王知府眼眶一红,侧身说道:“各位父老乡亲,请大家依次入内祭拜。”
百姓们听了王知府的话,纷纷点头,然后依次进入灵堂祭拜。
整个下午,府门外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百姓们带着祭品,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灵堂前,向洪韦忠的棺木深深鞠躬,然后将祭品放在棺木前,低声祈祷,希望他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灵堂内,气氛庄严肃穆,白布飘动,白花低垂,仿佛也在为洪韦忠的离世而哀悼。
王知府、陈斌、韩文举等人站在一旁,陪着百姓们一起祭拜。
他们的眼中都含着泪水,心中满是对洪韦忠的怀念与敬意。
直到夕阳西下,祭拜的百姓才渐渐散去。
王知府站在府门外,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洪韦忠虽然走了,但他的事迹将永远留在晋源府百姓的心中。
而他们也会继续坚守晋源府,直到朝廷援军到来,将这些反贼赶尽杀绝。
入夜之后,月色朦胧,风声呼啸。
敌将的营帐内,烛光摇曳,一名军医正在为他中箭的手臂换药。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进营帐,单膝跪地,禀报道:“将军,有探子来报,在晋源府西门方向五十里外,发现了朝廷派来的援军。”
,!
敌将眼神一凛,冷声问道:“有多少人?”
士兵回答道:“大约五千左右。”
敌将听后,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轻蔑与狂妄道:“哼,朝廷派这点兵马过来,简直就是送死,正好让我报白天那一箭之仇!”
他猛地大声喊道:“来人,传赵弥、刘庆、孙璋、李套四人前来。”
不一会儿,四员大将来到营帐内,齐齐抱拳道:“将军有何吩咐。”
敌将看着他们说道:“朝廷援军已经到了,我命你们四人率领一万人去西门外十五里外的风雀岭设伏,等朝廷援军一到,立刻全歼他们,一个不留。”
赵弥等人齐声应道:“遵命。”
随后,四人带着一万人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地。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他们没有点火把,借着夜色的掩护,快速赶到了风雀岭,迅速埋伏在山林两侧,等待着朝廷援军的到来。
与此同时。
高悠率领着五千禁军,举着火把,风驰电掣般地往前赶。
他心中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赶到晋源府,解救被困的百姓和守军。
他原本带着三万禁军,但得知寿真县、子云县也被反军攻占后,立刻分兵让秦康、邝成、霍从平、周护、卢鑫带着两万人前去收复失地。
另外五千人,则让林峰、林卫娘带着,绕到南门敌军的后面,断其后路,好将他们一举全歼。
高悠带着人正快速前行,突然,先行在冷面探路的探子飞驰回来,禀报道:“太子,前方风雀岭有敌军埋伏!”
“又是埋伏!”
高悠听后,冷笑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传令下去,继续前进。”
高悠带着禁军士兵继续前行,当他们赶到风雀岭时,高悠让军队停下来。
他打量了一下两侧,故意大声喊道:“此地有些凶险,容易遭到埋伏。徐震山,带四百士兵去前面探探路,看看有没有埋伏。”
徐震山领命,带着四百士兵小心翼翼地向前方探去。
赵弥、刘庆、孙璋、李套等人在山林中埋伏,看到高悠的大部队没有进入伏击圈,只是派了四百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