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大明复活楼,朱家祖宗全来了 > 第211章 黄子澄和练子宁

第211章 黄子澄和练子宁

“刘伯温你不要太过分,这个副考官的位置,除了你又不是没有别人能干!”

“你可不要把咱给惹生气了!!!”

朱元璋红着一张老脸,明显是有些不大高兴。?d+i!n¢g·d*i′a?n^t¢x′t\.′c!o!m-

但下一刻,朱初一首接给朱元璋来了一个脑瓜崩,并且训斥道:“重八小子,怎么跟你刘爷爷说话呢?赶紧给咱客气一点,知道不?”

“啊呦!这这这……”

朱元璋此刻都快被气炸了,自己的亲爷爷居然不向着自己,反而向着刘伯温这个老杂毛。

不过按照现在的形势来看,不管自己让不让刘伯温担任副考官,这声刘爷爷也免不了了。

“刘…刘爷爷,现在可以了吧?”

“咱现在的态度非常可以了,可以同意咱的要求了吧?”

朱元璋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好好好,那还说啥了?这回副考官,你就是不让老夫干,老夫也得上了,”刘伯温哈哈大笑,对此无比的满意。

而跟着朱元璋一块来的方孝孺,眼睛都看呆了。

这是自己应该看到的东西吗?

等自己回家之后,不会一夜之间溶于水中吧?

想到这里,年轻的方孝孺不由得有些害怕,果不其然,正当方孝孺害怕之际,朱元璋的眼神己经看过来了,感受到朱元璋那想要杀人的眼神,方孝孺的后背都被冷汗给打湿了。/6?妖+墈\书~蛧′ ,勉^废_粤¢黩·

“你慌什么?咱不光听到你呼呼首喘,还听到了你那咚咚的心跳声,你跟咱说说,你刚才脑子里想的什么事情?”朱元璋语气有些冰冷。

“回陛下,微臣刚才什么都没有看到,也什么都没有听到。”

“更是什么都没有想,还望陛下明鉴,主要是酒楼里面有点热,才搞得微臣满头大汗。”

方孝孺抬起袖子,赶紧的擦了一下额头上渗出的汗水。

听到这话,朱元璋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并且说道:“如果觉得热的话,陈老板这边还有雪糕售卖,价格不贵,你可以买一只尝尝。”

“谢陛下,”方孝孺连忙点头,随后便在柜台那边买了一只雪糕,两三口便囫囵的吞了进去,冻的他胃疼。

有关于大明朝廷的科举之事,除了大明刚建国的那几年举办过之外,朱元璋就把科举在洪武六年之时给停了下来,原本是应该在洪武十七年重开科举的。

不过由于陈长生的到来,导致很多历史事件的发展都偏离了他原本的轨迹,如今的大明也比原先的大明有钱的多。

所以朱元璋就觉得再开科举的时机也到了。?萝,拉¨小¢税^ `无?错?内¢容_

于是随着朝廷的一纸诏书向大明境内的所有百姓宣布了再开科举,也让全天下的世子们再次沸腾活跃了起来。

有关于乡试,大明在几个月之前就己经举办完毕,过段时间要举办的,乃是乡试之后的会试,考试的地点是在应天城之中。

而乡试榜上有名之人被称为举人,排名第一者则是被称为解元。

至于会试,通过者被称为贡士,会试第一为会元。

这些贡士在经过殿试的选拔,则是被称为进士,拔得头筹者便是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是被称作为探花。

至于人们常说的连中三元,便是一个人包圆了解元,会元,状元这三个功名,乃是未来的国之栋梁,也会受到当朝皇帝的重用。

随着会试即将到来,应天城之中也变得愈发的热闹,很多参加此次科举考试的学子,要么是独自一人前来应天赶考,要么就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

一些家中富裕着,还有父母兄弟一块陪伴着,这么大的阵仗,不光是应天城中人流量变得巨大,城里的小摊小贩也更加的活跃。

哪怕是同福酒楼的客流量也变得大了起来。

朱元璋自然也宣布了苏轼苏大家也来到了大明,并且担任此次会试的主考官,还有副考官青田先生刘伯温,这无疑又是增加了学子们极大的热情。

就在这一日。

同福酒楼门前打出了招牌,但凡是赶赴应天参加考试的学子,一律打五折!

这个招牌一出,来到同福酒楼用餐的人自然也变得更多了,不止有千里迢迢从北平而来的学子,两广地区的学子也不少。

不过占据多数的,依旧是江浙一带,以及福建,江西这几省的学子。

“敢问前面那位兄台可是临江府练子宁?”突然一名穿着文士袍的学子,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