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足以展现刘裕的雄心。
此时,作为当前王上的刘裕听闻大臣的报告,眉头紧锁地看着手中的奏章。
奏章上详细记录着国内的最新状况,几乎整个高句丽全境都出现了众多流民,他们大多是从三韩半岛逃来的。
面对这些信息,刘裕陷入了深思。
“右臣,这是怎么回事?”刘裕问道,“为何三韩半岛的人纷纷涌入我国?那边究竟出了什么事?”
右臣是刘裕最信任的大臣,闻言立刻上前回答。
“启禀大王,三韩地区据说有一伙来历不明的武装势力自海上而来。”
“他们残暴成性,见人就杀。
据流民描述,这支势力人数多达数万。”
右臣话音刚落,刘裕便脸色微沉地注视着他。
察觉到王上的不满,右臣连忙补充道:“大王莫急,依臣之见,这可能只是一支外来的军队,目前驻扎在三韩半岛,确实对我方构成一定威胁。”
“但请大王放心,如今我军实力雄厚,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必定能迅速平息此事。”
右臣说完,突然单膝跪地。
右大臣是扶余吴的心腹,自然清楚自己的君主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情绪多变、性格鲁莽的君王,最喜欢听别人阿谀奉承的话。
“恭喜大王!大王的功业将造福后世,流芳百世!”
“只要我的大军征服这片陌生的三韩之地,我国的疆域将会更加广阔。”
“到那时,大王甚至可以进军中原,完成前人未曾实现的壮举!”
右大臣说完便五体投地跪拜在扶余吴面前。
听到这些话,扶余吴心中很是得意,对中原的富饶之地更是充满了向往。
如今听说有机会攻打中原,还能扩展自己的领土,他顿时觉得自己有了统一天下的气势。
“哈哈哈哈哈!说得好!右大臣,你真是我的得力助手!”
“来人!赏赐!”
内心满足的扶余吴挥手示意,随即一群侍从捧着玛瑙和珠宝来到右大臣身边。
看着这些珍贵的赏赐,右大臣虽然非常渴望,但也很清楚扶余吴的脾性,知道哪些东西能收,哪些不能碰。
“大王,这赏赐实在不敢当 ”
“臣刚才所言只是设想,一切尚未确定,这样的厚赏实在愧不敢当。”
右大臣话音刚落,扶余吴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很好!右大臣,你考虑得很周全。”
“既然如此,本王命令你立刻调集兵马,攻占三韩地区,让我们的疆土得以扩大!”
扶余吴的话刚出口,右大臣心里一沉。
作为一个文臣,指挥打仗岂不是自寻死路?而且他自己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一旦上了战场,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想到这里,右大臣急忙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