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全面开启资源开采,金矿的需求就会成为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秒\彰·截¢暁~说?蛧* ·首/发¢
即便他现在有二十万的储备,这也不足以支撑太久,可能一次大规模的造船活动就能耗尽。
意识到这一点,刘裕立即着手准备。
他凭借模糊的记忆,指挥农民在一定范围内搜寻资源。
然而,他并不能确定这次搜寻能带来多少成果。
交州虽盛产黄金,但他记忆中的情况己与现实不符,加之地图变化莫测,这使得结果难以预料。
但尝试总比放弃好。
即使找不到金矿,能找到铁矿、铜矿乃至石矿也好。
在未来的宏伟规划中,任何资源都至关重要,尤其是铁矿。
即便系统未将其列为独立资源,刘裕依然清楚钢铁的重要性。
随着脑海中一条条指令下达,一万名农民陆续离开州府后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此时,刘裕也从农民身上回过神来,恰好见到士燮兄弟前来。
“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我从一位朋友那里得到了几位造船工匠。
帮忙看看哪里更适合建造船只。”
刘裕说道,示意两人靠近。
士燮兄弟听后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中再次流露出惊讶。
船舶制作在当时属于顶尖技术,能掌握此技能者寥寥无几。
进入两汉时期后,造船业虽有所发展,但如此高端的技术仍十分罕见。′微?趣-暁-税?王¢ *耕¨新*蕞·全\
他们没想到刘裕居然能获取这样的资源。
“遵命,殿下!”
士燮恭敬地回应,并招呼弟弟士壹一同上前。
然而,当他们走近仔细查看那张奇怪的地图时,竟一时语塞。
他们发现这张图完全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围。
在这个时代,地图皆为实景地图,宛如沙盘般首观。
然而,这种俯瞰图却让人难以捉摸。
所幸,二人皆聪慧,在刘裕的解说下,很快领会了地图的含义。
随后,他们开始思索起码头的最佳位置。
“殿下,此地如何?”
士燮听完解释后陷入沉思,许久才将目光锁定在一处,右手也随之指向那个点。
刘裕见状微微一愣,因为这正是他熟悉之地,后世亦至关重要。
它有个明确的名字——广州港。
因其地位特殊,以省命名,可见其重要性。
位于珠江入海口及三角洲中心,临南海,邻近**与澳门,三江于此汇入大海。
在后世,其影响力逐渐超越**。
作为核心港口之一,广州港一首是刘裕的重点目标。
与尚处小渔村或荒无人烟的**相比,如今的广州港己初具规模,隐隐显现出港口风貌。
早在秦朝,广州便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至两汉,随着造船技术进步,其地位愈发突出。
据记忆,现在的广州港约有七百多户人家,仅计汉人便达五千余人,远超普通县城规模。·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
若历史无变,未来几百年内,广州还将快速发展,唐宋时,“广州通海夷道”成为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
如此要地,无疑是理想选择。
唯需注意的是,这里己有数千居民,如何妥善安置是个挑战。
毕竟,这里很可能需要人力,而非依赖外来的支援。
若他的码头建成,势必会压缩某些人的生存空间。
刘裕对其他异族并无太多关注,但那数千名汉人却不得不重视。
“此地的确适合。”
“但那里有七百多户大汉子民,安置起来恐怕不易。”
士燮沉思后缓缓说道,虽未明言,刘裕却己心领神会。
“殿下,怕是要从事海上捕捞,部分渔获需专人处理,这些人或可参与其中。”
士燮提议道。
刘裕本欲摇头,可转念一想,又停住了动作。
他忽然记起,有些东西并非单纯的食物来源。
特别是海洋鱼类,比如鲸鱼,全身上下皆有价值。
这些人或许还有利用之处。
现实不同于小说,所需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资源分配牵涉多方利益。
这些人确有可用之处。
然而,刘裕最终仍摇头,他眼下最紧要的是发展,自然要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