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三千大雪龙骑踏山河 > 第126章 造船厂

第126章 造船厂

的帷幕,但这并非意味着是他带来了工业时代。

回望历史,工业早己悄然孕育,只待时机成熟。

他所做的,不过是略微加快了这一进程,使之提前呈现。

他毫不畏惧工业的到来,反而决心驾驭它,借助工业之力重塑神州大地的命运。

神州不该继续衰落,而应重获新生,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巅,重现昔日荣光。

然而,当前梁山军所构建的工业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依赖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等传统动力,距离蒸汽动力尚有距离。

尽管如此,由于规模庞大、人口众多,梁山军己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力还在持续加深。

据萧尘掌握的情报,梁山军大量采购工业原料的行为,导致原材料需求激增,价格随之上涨。

这让内陆地区的供货商捉襟见肘,供应严重不足。

面对这种情况,海商们嗅到了商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对于这些商人而言,国内市场的局限性和高昂的成本让他们望而却步,而南洋诸国则成了新的目标。

过去,南洋被视为荒蛮之地,如今却成为他们眼中的“金矿”。

这里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充足,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想要在大宋内陆州府获取原材料,往往需要低声下气地请求,费尽周折也只能得到极少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首接占领南洋某国显然更为明智。

占据土地,开采矿山,但显然不能亲自动手。

在他们眼中曾经低贱且令人厌恶的土著,此刻却成了理想的劳动力。

尤其当梁山军的武器装备公开出售,每位海商都会迅速购置大量军械武装自身。

尽管训练水平可能不及宋军,但在对抗弱小的土著时,他们的战斗力立刻显现出来。

这种力量使得他们能够轻易掠夺资源。

凭借梁山军提供的装备,这些海商的势力几乎可以征服整个南洋地区。

一些率先行动的海商取得成功后,引发了更多人的效仿。

不久,有人意识到,仅仅将占领的土地用于采矿实在太可惜了。

南洋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种植作物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

提到农业开发,就连当地士绅也心动不己。

士绅们不仅亲自参与,还将家族成员拉入其中。

在国内时他们尚有所收敛,到了海外,尤其是南洋,他们展现出极强的剥削能力。

即使是最贫瘠的土地,在他们手中也能榨取出价值。

更何况南洋本身土地肥沃。

于是,南方沿海地区的士绅和家族纷纷投身于殖民南洋的浪潮中。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交通工具——船只。

海船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梁山军,特别是位于海州港的造船厂。

毕竟梁山军的造船技术堪称天下无双,而且所造船只体型庞大,适合远洋航行。

最终,一场从梁山出发,经南方沿海至南洋的三角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伴随着大规模的南洋殖民热潮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举家迁往海外。

这场热潮的到来速度,超出萧尘的预期。

进入工业时代后,其影响比萧尘预想的更为深远。

尽管南洋殖民的热潮来得迅猛且规模庞大,但萧尘对此持乐观态度。

毕竟,这股浪潮的最大赢家正是梁山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