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大宋王朝 > 第308章完结

第308章完结

这样韩琦从两个方面指出了契丹求割地的两个原因:一是朝廷做事使契丹产生疑虑;二是新政使宋朝人心动摇,怨声载道,以致不能齐心对外。,咸-鱼/看′书^网+ ?免¨肺?跃¢犊/

同时,韩琦在奏疏最后提出了应对契丹的策略。他认为应当派使者到契丹,详细说明朝廷所做的事都属于治理国家的正常举措,并没有别的意图;边界仍按以前的约定不变;劝说契丹不要再生事端,别破坏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当然,以上只是韩琦提出的权宜之计。他认为从长远来看,应该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爱惜民力,任用贤能之人,远离奸邪小人,这样定会使百姓顺服,边地军备充足。如果敌国毁约,宋朝也可凭借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收复失地。这也是韩琦在边境防御问题上“以和好为权宜,战守为实务”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处理宋与契丹关系上,富弼有何重要贡献富弼(1004~1083),字彦国,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是晏殊的女婿。仁宗时制科出身,任将作临丞,逐渐升直集贤院、开封府推官,知谏院。庆历二年(1042),升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曾与范仲淹一起推行“庆历新政”,但因怕流言中伤,主动请求安抚河北。`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后来,富弼与文彦博同时拜相。英宗时,富弼为枢密使,封祁国公,又进封郑国公,因与王安石不和,出知河南,辞职后仍关心朝廷大事。

富弼曾奉使几次出使契丹,在处理宋与契丹的关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彦博仁宗时,契丹在宋朝边境上驻扎军队,并派使臣萧英、刘六符到宋朝,请求割关南十县土地给契丹。宋朝廷中无人愿意接见契丹使臣,这时吕夷简就举荐说富弼可以担当此任。在接见中,富弼与契丹使臣萧英开怀畅谈,萧英很高兴,就偷偷地将契丹主想要什么告诉了富弼,并对富弼说:“如果宋朝廷认为可以,就答应,如果认为不行,就可以另用别的办法搪塞过去”。富弼把这些话详细上报仁宗,仁宗只允许增加给契丹的岁币,并与契丹联姻。

后来,富弼奉旨出使契丹。在面见契丹主时,他询问契丹要求割关南土地的原因。契丹主说是因为宋朝违反两国约定,堵塞雁门关,增加堤防的蓄水量,修治护城壕,增加军队人数。契丹还狂妄地说,“如果契丹请求割地不成功,就要举兵南下,攻打宋朝。”富弼也毫不示弱地回应说:“当初的澶渊之役,如果不是宋朝放过契丹军,那么契丹士兵就不会有活着回去的。,墈.书¢屋¨晓+说′王~ ¨追^嶵-辛¢漳!洁-现在宋朝有广阔的土地,数百万人的军队,并且朝廷法令严明,万众一心。如果契丹再要攻打宋朝,胜算的可能性很小,即便侥幸取胜,也会伤亡惨重。还不如两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宋朝每年送岁币给契丹。”契丹主听后,点头称是。富弼还向契丹主解释了宋朝堵塞雁门关,是为了防御元昊;修治护城壕,补充军队缺员等都属于国家的正常建设,没有违背两国约定。

第二天,契丹主邀请富弼一同打猎,又提及割地的事。富弼反复陈述说这样不行,又说:“契丹如果以得到关南土地为荣,那么宋朝一定会认为割让关南土地给契丹是一种耻辱,两国既然是友好国家,哪能让一国光荣,另一国受侮辱呢?”契丹主听后很受感动。

等到富弼再一次出使契丹时,契丹主答应宋朝增加给契丹的岁币,不再提割地的事。但宋朝向契丹送岁币必须说“献”或“纳”,富弼听后非常气愤,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尽管最终宋朝还是用了“纳”字,但富弼当时的做法还是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

富弼几次出使契丹劝和,避免了战争的爆发,在维持宋与契丹友好关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什么说文彦博历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文彦博(1000~1092),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天圣年间进士,始任翼城知县,后来升为殿中侍御史。因为镇压贝州王则起义,当上宰相。任相期间,与庞籍商议裁减冗兵之事,卓有成效。又先后出制河南、大名、太原等州府,封潞国公。英宗时,任枢密使。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河阳。文彦博在职有五十年,历任四朝,很有威望。

宋夏战争爆发后,文彦博向皇帝指出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