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大宋王朝 > 第305章完结

第305章完结

真宗即位,张谅被加封为左谏议大夫。/纨. ~ ¨鰰-颤! ′最¨芯*蟑\截_埂/辛·哙·咸平二年(999),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杭州头年粮食欠收,老百姓大多私自贩卖食盐来获取口粮,这些违反朝廷政令的人,被当地官府抓获了几百人,张咏放宽了对他们的处罚,把他们全放走了。下官疑惑地对他说,如果不严厉地处罚他们,恐怕无法禁止这类事件的再发生。张谅说:“钱塘郡十多万户人家,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占据了十分之八、九,如果不用卖盐所获的利润养活他们,一旦发动起义,那么祸患就更大了。等到秋天粮食收获后,再加以禁止。”随后,有一农民家的儿子与他的姐夫因为家财的分配问题而分别上诉。姐夫说岳父临终的时候,妻子的弟弟才三岁,因此让自己来掌管他家的财产,并且写了遗书,今后把财产的十分之三分给弟弟,十分之七留给自己。张咏看了遗书之后,说:“你妻子的父亲,是一位聪明人,因为儿子还小,所以托你抚养。如果把十分之七的财产留给儿子,那么他的儿子肯定已经死在你的手下了。+p?i?n_g+f,a¢n¢b_o~o.k!.~c_o^m,”于是命令把财产的十分之七判决给儿子,把余下的十分之三判决给女婿,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明断。

咸平五年(1002),马知节从益州迁往延州,朝廷选择可以取代马知节的官吏。真宗认为张谅以前在西蜀政绩颇佳,因此又命他担任益州知州,还加封刑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碰巧转运使黄观上言褒美张谅的政绩,又派谢涛巡抚西蜀,真宗于是让他告谕张谅说:“得卿在蜀,吾无西顾之忧矣。”

“东州逸党”是怎么来的“东州逸党”指的是北宋初期活动于京东路诸州、军、监(今河南商丘、江苏徐州、宿迁等地区)的一个文人团体和文学流派。这些文人旷达豪放、任情不羁、经常交游,时称“东州逸党”。代表人物有范讽、张炎、石介、李冠、徐追等。“东州逸党”之名,最早见于宋代颜太初的一首长篇五言诗《东州逸党》,诗中对这个文学团体进行了讽刺和鞭挞。\鸿?特?晓·税?枉\ ·埂¨歆¢最?全`

这些文人之所以被称为“逸党人物”,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整日交游、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另外,认为这些人目无礼法、妄自尊大、行为放浪、创作粗俗、言不由衷,非但无益于世,而且有违道统。实际上,这些看法是极为偏颇的,这个诗人群体在当时应该是一个进步的诗人群体,他们大多官位不高(除范讽之外),但关心国计民生。他们性情大都旷达奔放、不拘细节、“喜豪放剧饮”不顾流俗。据说,有一次石延年、刘潜在京城酒楼对饮,京师王氏正好路过,上酒楼见二位豪饮,甚为诧异,而石、刘二人旁无他人,依旧谈笑风生,第二日便传出了酒楼二酒仙的佳话。这些诗人大多是山东省人,并且彼此关系密切。范讽是这个文人团体的代表人物,范讽年轻有为,做官很有政绩,不仅体恤百姓,还敢于谏言,不畏权要。在他知青州时,青州发生灾荒,他大胆发放前帝相王曾家中数千斛粮食以济灾民。他曾弹劾皇亲贵族、朝廷重臣钱惟演,认为他有不法之事,应当降官。仁宗不听,范讽于是恳请皇帝说:“如果皇帝您不听劝谏,我自己宁可辞官。”仁宗最终降职钱惟演。

逸党人物在当时豪放不羁、不顾流俗,极不合时宜,因此受到了一些保守派、卫道者的嘲讽和鞭挞,他们用“东州逸党”的称谓来贬低这些文人。“东州逸党”也就由此而来。

杨亿“首以词章擅天下,为时所宗”

大宋统一王朝创建之初,在诗坛上影响很大的是称之为西昆体的一个诗歌流派,杨亿就是这个诗派的领袖人物。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传说杨亿快要出生的时候,他身为县令的祖父,做梦梦见一个道士,道士告诉杨亿的祖父他是来谒拜的。没过几日,杨亿就出生了,奇怪的是婴儿的身上长满了毛,并且很长。过了几个月,就自然脱落了。小时候,杨亿就能说会道,母亲教他经诗,立刻便能诵背如流。十一岁的时候,杨亿的才识已被皇帝所闻,皇帝派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去考查杨亿的学识,张去华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