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大宋王朝 > 第288章完结

第288章完结

《皇宋十朝纲要》卷十八载:“宣和元年十二月,诏招抚山东盗宋江。¢萝-拉?晓-说! +追·罪,欣?章-踕,”说明宋江起义至少爆发于宣和元年(1119)之前,要使朝廷发诏招抚,说明起义已达一定规模,且呈现出有相当的力量,使官军围剿感到非常吃力。但是此时的具体情况,史载阙如,人们不得而知,现在只有小说家的传奇故事。不过,既称“山东盗”,说明这次起义的中心地区应在山东,而相传梁山泊聚义,应就在此起义初期。《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中谈到,作者曾路过梁山泊,坐舟遥见一峰,篙师介绍,此山就是当年宋江三十六好汉聚义之处,宋之为人,勇悍狂侠,至今山下分赃台置有石座三十六所。山东《寿张县志》载,梁山在县治东南七十里,山上有宋江寨,即山冈上一小垣,周围村邑中风气强悍,圩寨甚多。

宣和二年十二月,“京东贼宋江等出青、齐、单、濮闻”。此处称“京东贼”,而北宋京东路其实就是以山东地区为主,只在其西面包括今河南、江苏与山东交界的很少一些区域。其中,青州治今山东益都,齐州治今山东济南,单州治今山东单县,濮州治今山东鄄城,所以其基本活动范围还是在山东。/l!k′y^u/e·d`u¨.^c~o?m+可以说,起义军横扫青、齐、单、濮一带,势如破竹。但是在沂州(今山东临沂),为蒋圆的伏兵所败。蒋圆虽然战胜宋江,却也“益其多才”,就是承认宋江确有不俗的才能。

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此时称“淮南盗”,北宋的淮南路包括今江苏、安徽及河南南部的一些地区,淮阳军治今江苏邳县东,楚州治今江苏淮安,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说明起义军在运动战中有向南方发展的趋向,或者说是其战略方向有所转变。南下的一路上,也把官军打得晕头转向,所谓“转略十郡,官军不敢婴其锋”。但在海州沭阳战败,后又中张叔夜的埋伏,起义军估计损失不小,于是在张叔夜的说降下,宋江接受朝廷招安。

上述也只是一个大概的猜测。从短短几年时间中,宋江一伙横行河北、山东、淮南等一大片地区,说明其应以流动作战为主,没有以梁山泊为“大本营”。-k/u`n.l,u^n.o*i*l,s\.¨c·o+m·然而从在海州曾夺取官府大船作为大本营,说明其有水战的习惯,似乎完全可能在梁山泊一带活动过,上述有关地方志和口传史料也留下一定痕迹,但究竟规模如何?待了多长时间?恐怕也只能是历史之谜了。起义军受招安后,其前景就更说不清楚了。

那么,后人为什么对宋江起义以梁山泊为“大本营”如此感兴趣呢?梁山泊或称梁山泺,古称钜野泽,绵亘数百里,确为当时京东巨泽。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和《宋史》“蒲宗孟传”、“许几传”、“任谅传”等载,梁山泊在北宋就是著名的“盗薮”。整个北宋时期,梁山泊这一带的农民起义几乎史不绝书,如天禧中“盗寇所伏”,庆历中“京东贼大者五七十人,小者三二十人”,皇祐中“寇盗群起”,元祐中“梁山泺多盗,皆渔者窟穴也”。尤其是北宋末年,这里农民起义更是层出不穷,“梁山泺渔者,习艺为盗”,官府的镇压也极为残酷。《夷坚志·蔡侍郎》说,蔡居厚知郓州时,有“梁山泊贼”五百人投降,都被他杀了。蔡居厚是政和八年(1118)由郓州卸任的,杀降应还要早于此年,有人以为他杀的就是宋江一伙之人,不知根据何在?可见人们把梁山泊作为农民起义的根据地是有道理的。

最早记载宋江起义三十六好汉有关情况的,大概是南宋末年的那部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其描述宋江是从九天玄女庙中所得“天书”上看到这三十六人的姓名,他们是;智多星吴加亮、玉麒麟李进义、青面兽杨志、混江龙李海、九纹龙史进、入云龙公孙胜、浪里白条张顺、霹雳火秦明、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