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大宋王朝 > 第168章完结

第168章完结

注释①王僻《东都事略》卷一八《魏仁浦传》。!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

②《东都事略》卷二一《张永德传》。

③《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九。

⑦《长编》卷三。

⑥⑦《长编》卷四。

⑧《长编》卷五。

⑨《新五代史》卷六五《南汉世家》。

⑩《东都事略》卷二三《李煜传》。

《宋史》卷三《太祖纪三》。

《长编》卷一九。

第二十六章

征伐北汉宋朝创建后,其西北边尚有割据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北汉政权。它以太原为中心,尽管是“地狭产薄”①,国势并不强盛,然而由于依附于契丹族,得到了辽朝的扶植和保护,声势壮大,竟得以于五代后期的动荡局面中维持住自身的统治。·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宋廷在制定消除分裂割据,实现一统天下的战略时,不得不考虑到“太原(指北汉)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②,而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姑且先搁置北汉,而集中兵力翦除南方诸割据政权,以统一南方,完成第一步战略后,再北上灭亡北汉。

不过,由于北汉毗邻宋朝,威胁很大,因而赵匡胤曾一度设想先用兵太原。即使是统一的战略制定后,其主观愿望仍想寻找战机,一举消灭之。北汉自创建后,始终是“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③,国内统治极不稳定。宋开宝元年(968),北汉主刘承钧病亡,由其养子刘继恩继位为帝,此举立刻招致北汉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赵匡胤认为有机可乘,遂部署出兵征伐,令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等将领率兵北上。九月,宋军一路征战,屡败北汉军,直逼太原城下。北汉更陷入混乱,权臣郭无为谋杀了刚即位的刘继恩④,拥立其弟刘继元为北汉主。,衫?叶`屋? !首~发+且火速派人向契丹求援,以解救太原之危难。辽穆宗迅速派兵入援,宋军腹背受敌,无功而还。

宋与北汉的初次交锋虽未达预期目的,但赵匡胤仍不肯罢休,依旧寻机出兵灭亡北汉。二年二月,他再次决定发兵,又作了周密的部署:令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步军指挥使党进为前军副都部署,宣徽南院使曹彬为都监,棣州防御使何继筠为石岭关部署,建雄军节度使赵赞为汾州路部署,统兵正面进攻北汉。又令彰德军节度使韩仲赞为北面都部署,彰义军节度使郭延义为副都部署,领兵北上防御辽军南下救援。各路人马由赵匡胤亲自统帅,自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北上。首战,李继勋于太原城下大败北汉军。赵匡胤随后亲临城下,仔细察看城池地形,认为可以引汾河水灌淹太原城,遂下令沿汾河修筑长堤。又于太原城外四周构筑营寨,部署兵力,以李继勋驻军城南,赵赞驻军城西,曹彬驻军城北,党进驻军城东。宋军将太原城团团围困后,随即北引汾河水灌城。

太原告急,求助辽帝,辽廷遂再次出兵入北汉救援。何继筠指挥宋军奋力截击,于阳曲(今山西太原北)击败辽军,斩首数千级,暂时阻止住辽军的南下。赵匡胤令兵士将所获辽军首级、铠甲陈列于太原城下,以示北汉君臣尽早投降。然而,辽军此次救援北汉,分兵二路:一路人援太原,一路则入侵宋境,以此分散、牵制宋军,达到救援的目的。韩仲赞虽于定州(今属河北)北与辽军交战获胜,但形势依然十分危急。赵匡胤令兵士连续勐攻太原,守城北汉兵拼死抵抗,宋军伤亡惨重,“诸军欲登城以死攻,上愍之,不允”⑤。赵匡胤见太原久攻不下,遂下令决堤,水淹太原城。辽军亦加紧攻势,宋朝边境频频告急。尽管太原城下已激战数十日,终未能攻陷,宋军疲惫不堪,且形势日趋严峻,无奈,赵匡胤只得下令撤军。临撤退时,他又下令将北汉境内数万百姓迁往山东,以削弱北汉实力。宋军撤离太原后,又分兵赴镇州(治今河北正定)、潞州镇守,并于河北广筑城池据点,以防御辽军南下。

此次战役的失利,表明宋朝尚不具备彻底消灭北汉的实力,因而,赵匡胤只得暂时放弃这一意图,按照既定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调兵遣将,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