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纶得书后,投之于案,知道七弟已是铁石心肠,慷慨流涕,仰天长叹:萧誉若败,吾亡无日矣!——下一个目标便是我了。/w*a′x?s\w`.*c~o`m?
担忧归担忧,萧纶依旧努力,大修兵甲,准备讨伐侯景。这没有引起侯景的警觉,却加速了萧绎的动作。萧绎立即让王僧辩率兵甲一万赶往萧纶驻地,声称要迎萧纶去江陵。萧纶修书责备王僧辩:“将军前年杀人之侄,今岁讨伐人兄,以此求荣,恐天下不许。”
吃过苦头的王僧辩聪明了很多,虽明知道结果,但还是把信传给了萧绎——这是你们哥俩的事,还是你拿主意吧。
萧绎还是一如既往地冷血:进军!
见局面不可挽回,萧纶便聚集将士,慷慨陈词:我本无他,志在灭贼!今日,若守,则粮储断绝;若战,则兄弟相残,取笑千载。又不能无故被俘,只能顺流而下,避开湘东王的兵锋!
手下将士皆愤怒不已,争夺欲战。可家国破碎,萧纶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兄弟相残,率数骑逃走。日后他又颠沛流离多处,逃至汝南,远远避开了七弟。\三?八?墈¢书*蛧′ ′追¨罪?鑫~璋·截¢可是汝南离西魏的地盘太近了。最后,他死于西魏的杨忠之手,被投尸江中。
兄弟又少了一个,不,是皇帝宝座的争夺者又少了一个。对,萧绎而言,这感觉太好了。
作者:maxvell 回复日期:2008-9-9 10:58:22
王爷您也喝多了么?老萧头子那儿的御酒还真是好东西,别趁我醉的稀里糊涂的时候伙同浪子一块儿灌我了,俺自己几斤几两俺自己知道,这地方的高手忒多,别让人家寒碜我这半吊子
============
浪子已归巢,你被浪子远远落下了,哥们!
作者:Hoo_Jay 回复日期:2008-9-9 16:56:41
很早之前我就开始关注了,一直忘记留言,抱歉
以前看历史,对南北朝这一段很生疏,因为书上总是“某某年某人打某城,拔”,英雄虽多,故事虽精彩,反而全都不记得了
读赵王贴,毕业前读了一大段,工作后读了一大段,对人物和历史的印象变得深刻了很多
=====
很荣幸,我的帖子能陪你渡过这段重要的时光。?优′品`小+税/王! `冕+费~粤·读,
作者:lahumbre 回复日期:2008-9-10 5:44:28
已经21页了
多莫令人感动的精神啊
继续
。。。
尼古丁已经没有办法让我提起精神了
只能去让我那充满血丝的双眼暂时休息一下了
加油
======
多休息会,来日方长。
作者:史若 回复日期:2008-9-10 9:49:58
读着读着怎么开始怕曾经一再拜仰的能人异士起来。看来博学源识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一个人的品性问题。不然读了那么多书还是那么极品的一个人,服了哦。
=====
嗯 要坚持这样的择偶观。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24
骨肉相残--到头竟是梦一场
还剩下三个人:萧詧、萧纪、萧纲。
襄阳的萧詧,这侄子是他欲除之而后快的,可他却不敢动。因为萧詧已有了靠山——西魏。萧詧未雨绸缪,把老婆、孩子都送到西魏当人质,自己也屁颠屁颠地跑到长安受封,正式成了西魏的附庸。有了这靠山,萧绎只敢防范,不敢轻易下手。
而西边的八弟萧纪,也是一个狠角。他看到天下纷争,也蠢蠢欲动,要带兵顺流而下。萧绎一口拒绝,派兵阻其东下:蜀人勇悍,易动难安,弟可镇之,我自当灭贼。
对于他的哥哥萧纲,这位被侯景掌控的傀儡天子,他完全不承认,用的依然是他过世父亲的年号——太清。
但对于外敌——西魏与北齐(东魏当时已被高家禅让),他却只得低下一向高傲的头颅,百般讨好。北齐是他的盟友,两家一直有正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