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那些王侯朝臣和他探讨义理都是家常便饭。由于儒学传统从汉末便已时断时续,日渐式微,他便设立五馆,广收生员,置《五经》博士,为儒学的存亡绝续出力不少。汉武帝刘彻提倡“独尊儒术”,看似是儒家的忠实粉丝,但实际上儒学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手段,而萧衍纯粹到了迷恋的程度。
除儒玄之学外,他还喜欢撰史。他对先前断代史的写法不以为然,认为那是将历史强行割断,便自己主持编撰了六百卷的《通史》(比《资治通鉴》早的多)。虽然此书后来失传,但他自吹自擂的话我们可以记一下:“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没底气的人是不敢吹这种牛的。
有这样一个孜孜不倦追求文化的老爹,他的儿子自然也是满腹经纶。他的大儿子萧统三岁便要学孝经、论语,五岁的时候便可以吟诵《易》《春秋》《尚书》这些最难的经典,足以让现在的国学家汗颜了。
他的七儿子萧绎更是青出于蓝。萧绎五岁的时候被他老爸抽查,便当众将《曲礼》背得滚瓜烂熟,众人无不惊叹。虽然他后来瞎了一只眼,可这独眼龙依然勤学不倦;年纪稍长,便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冠绝一时。他的涉猎比他爸还要杂,遍布各大领域。他的命虽然没他老爸长,但著作还是多的惊人,什么《孝德传》《忠臣传》《丹阳尹传》《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等,合计超过四百卷。如此广博浩繁的成果,即使是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学究都望尘莫及,而萧氏父子却是用当皇帝和王爷的业余时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