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黑洞——弘光纪事 > 第68章完结

第68章完结

uo;都不能容。

好在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高调。史可法就能够在一片狂热中,主张宽容。他上了一道《论从逆南还疏》,对那些漂亮辞藻加以驳斥:先帝惨殉社稷,凡属臣子皆有罪,在北始应从死,岂在南独非人臣耶?即臣可法谬典南枢,臣士英叨任凤督,未闻悉东南甲,疾趋北援;镇臣高杰、刘泽清,以兵力不支,折而南走,是首应重论者臣等罪也。乃以圣明继统,不惟斧锧未加,抑且恩荣叠被,独于在北诸臣,毛举而概绳之,岂散秩闲曹,责反重于南枢凤督哉。宜将从逆诸臣择罪状显著者,重处示儆。若伪命未污,身被刑拷者,可置勿问……总之应罪者罪,无为报怨之借题;应宽者宽,无令人心之解体。使天下晓然知君臣大义,不但在北者宜死,即在南者亦宜死,而圣明宥过;不但在南者姑宽,即在北者亦姑宽,必有全身忍诟之人,为雪耻除凶之计,宽以死而报以死,或亦情理之所必至也。[104]

看来古代也好,今天也罢,凡脚踏实地、勇于担当者,一般不在道德上唱高调,用心比较平和;倒是一些沽名钓誉之徒,往往激昂。

研究降附者的资料,发现一种有趣现象,即亲属中倘若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经甲申之变便如隔天渊,在南者依然故我,在北者却一律成为反面人物。例如史可法与史可程,左懋第与左懋泰,周钟与周镳,顾杲与顾棻。史可程投降后仍为庶吉士,闯军曾命他写信招降史可法,只因大顺崩溃过快,其事“不果”。[105]左懋泰任“伪兵政府侍郎,镇守山海关”[106]。周钟事详前。顾棻被委任为“伪四川成都府同知”。[107]他们都是亲兄弟和堂兄弟,或一母同胞,或同受家训,道德品性即有所差,应不至霄壤之别。然而,在北者竟无一例外全部降附而名节不保。如谓巧合,岂不太巧?如系偶然,又何至于这么整齐分明?道德、名节解释得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