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黑洞——弘光纪事 > 第44章完结

第44章完结

页。

[62]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2008,第157页。

[63] 温睿临《南疆逸史》,中华书局,1959,第382页。

[64]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212页。

[65] 应廷吉《青燐屑》,《明季稗史初编》卷二十四,上海书店,1988,第430页。

[66] 应廷吉《青燐屑》,《明季稗史初编》卷二十四,上海书店,1988,第431页。

[67] 应廷吉《青燐屑》,《明季稗史初编》卷二十四,上海书店,1988,第431页。

[68] 李清《南渡录》,《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188页。

桃色·党争

这斗争,在明朝已延续四十年之久,一边是作为近倖小人集团的阉党,一边是坚持道义、真理与改革的知识分子阵营。此二者间的消长,关乎江山社稷兴亡;至少在孔尚任看来,南渡之后阉党得势,是弘光政权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标志。

明之亡,本身像一部悬疑小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来,各家各派依其所思,说什么的都有。

其中,有位孔夫子后人,名叫孔尚任,写了一部戏剧,题为《桃花扇》,洋洋十余万言。要说这部剧作的品质,以笔者看来,真无愧世界戏剧史上任何佳作。不单单是文辞的优美、人物的鲜活,更因它开创性地采取了全纪实的叙事。除因情节构造之需,于若干细节有所虚构或想象外,大部分内容都来自真凭实据。所谓“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1]作者就像今之学者做论文那样,以一篇《桃花扇考据》,专门列出他所本的主要材料,一方面显示作品的严肃,一方面亦备有兴趣的看客或读者索证稽核。而且他对材料的搜集,并不以案头为满足,利用各种机会,踏访实地,亲问旧人。以我孤陋的见闻,远在十七世纪(《桃花扇》“凡三易稿而书成”,最后脱稿于1699年),以这种方式和意识产生的剧作,仿佛只有《桃花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