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最寒冷的冬天 > 第14章完结

第14章完结

云山惊兆(17)

于是他只好躺在那里等待天亮、等待死亡,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人能够把他背走。-如`文!网· ~最/薪′蟑?結,哽·歆/哙/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也许能够爬到附近的营部救助站。但是即使他爬到了,那里的救助站很可能也已经被敌军占领。刺骨的寒风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他担心中国军队很快就会过来检查尸体,到时候他的呼吸就会暴露目标,于是米勒设法用旁边敌军的尸体掩盖自己。11月2日下午大约2时许,5、6名中国士兵一边穿越这片战场,一边颇为熟练地检查中国士兵与美国士兵的尸体。于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他,其中一个用枪抵着他的脑袋。哦,米勒心想,最后还是轮到我了。就在那时,卡朋神父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推开了那名士兵,把他从枪口下救了出来。米勒等着中国士兵向卡朋和自己射击,但是或许是神父无畏的神色镇住了他们,他们谁也没有拔枪。卡朋看也不看那些中国士兵一眼,使劲把米勒拽起来撂在背上。他们很可能都会成为俘虏,但是不管还能走出多远,卡朋都不会丢下米勒。·我?地+书?城/ !首·发_

8团1营的官兵对中国军队的袭击大吃一惊。实际上,此前他们曾经与中国军队有过一次小规模的交火,却不知道自己的对手究竟是何许人也。1营D连(重武器连)的一名19岁下士雷·戴维斯还记得,那是一次漫无目的的乱射——这种事情好像经常都会发生。10月31日,他们已经抵达云山镇。当他和一支连级规模的队伍穿越一片稻田时,附近的几座山头上突然传来了枪声。戴维斯记得,枪声刚刚响起的时候,他们显得漫不经心,许多人甚至连头盔都没有戴。接着,双方都后撤了。真正的激战在一天半之后才到来。

戴维斯隶属于一支重机枪分队。他们驻扎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所在的山头位于一条通往东南方向道路的南端。这条道路十分狭窄,一次刚好只能通过一辆牛车。然而当时8团的车辆却一辆接着一辆,磕磕碰碰地难以顺利通行,好像美军离开了汽车就不会行军一样。在敌军看来,他们显得十分无能。中国人徒步行军,轻而易举就穿过那条道路直达高地;而美军士兵的命运似乎和那些车辆连在了一起,全都被困在了低地。-零`点?墈_书! /嶵?歆_蟑?节!耕+歆¢快¢

刚过子夜,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在过去的4个月里,无论是参加哪场战斗,戴维斯总会遇到敌众我寡的状况,但这一次对于他的班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机枪因超负荷使用而失灵。戴维斯早就料到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刚到朝鲜的时候,对于这种必须由两人操作的武器,他负责背负弹药,接着负责装弹,最后才成为一名机枪手,其间他已经损耗掉3、4挺机关枪了。因为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因此对于重型火器的需要也总是源源不绝。一开始,他们使用的是步兵最为常见的武器——M-1步枪、卡宾枪甚至机关枪。但是无论什么武器,对于数量庞大的敌军来说都远远不够。有一次,营长鲍勃·凯恩中校对他说,“这场战争的关键就是,你得撂倒100名敌军,然后就能回家了。等到你真的撂倒了100名敌军,这场战争也就不算什么了。”不过,至于为什么要撂倒100名敌军才能够回家,凯恩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戴维斯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形。美军发射信号弹以后,从小在纽约州北部一个农场长大的他看到满山遍野的敌军时,不由想起家乡麦浪翻滚的景象。现在这种景象令人不寒而栗,成千上万的敌军士兵朝他们扑将而来。就算你撂倒了一个,还会有下一个;就算你撂倒了一百个,还会有另外一百个前仆后继。这种场景对凯恩的玩笑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接着,戴维斯又看到了一名骑马的军官,他似乎正在指挥这些士兵。他们还拿着号角,而每当号角声响起时,敌军士兵便会时不时地变换进攻的方向。

云山惊兆(18)

戴维斯知道,身边几名士兵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而且恐怕他们的时间也所剩无几。他们不断开火,通常是近距离平射。戴维斯后来回忆说,一小时,最多两小时之后,弹药都打光了,机枪也因为过热而不能使用了。凌晨2时许,副排长找到了他,戴维斯用手中仅剩的一枚手榴弹炸毁自己的机枪,然后两人设法一起来到了迫击炮旁边发射空爆弹,这多少给了他们一点儿掩护。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熬过这个夜晚。天刚破晓的时候,他们试图重新编组,惊讶地发现有些人还活着。

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