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谋帅得贤,裨将复尔”。意思是安禄山勇猛过人,作为节帅的张守珪则很有谋略,将帅相得益彰。可见,此时安禄山已经是个将领了,而且有了一定地位。
我们可以很合理地推想,安禄山从军,当是开元二十一年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根据各种资料推断,这个时间当是在开元八年(720)。
不过之所以产生上面这个故事,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安禄山在造反之后,有个很坚决抵抗他的硬骨头,叫颜杲卿,这人在被捕之后,曾大骂安禄山说:“你本来不过是营州的一个牧羊羯奴耳!”安禄山一听,暴跳如雷,将颜杲卿捆在中桥街头从西第二根柱上,用刀将他的身体一节一节地割掉。安禄山如此恼怒,也许正是因为颜杲卿揭了他的老底。可能他小时候真的牧过羊。既然会牧羊,自然也会偷羊。安禄山敢于窃国,偷羊简直就是太小菜了。这样的推理也算合理合情。
开元之初,虽然唐玄宗非常希望营州成为唐朝往东北进一步进取的前站,但事情的结果并未能如愿。实际上,辽河流域的契丹、奚,在这块土地上,最大努力地在扮演着主人的角色。就在开元八年,契丹再次造反,进攻唐朝,并再次占取了营州。对此,唐玄宗非常生气,他亲自从长安调派了两万军队,不远千里,奔赴前线,要将契丹打个粉碎。但非常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这支两万多威武之师在行军途中遇到了灭顶之灾——他们在渑池县安营扎寨的时候,突遇山洪暴发,一夜之间全军覆灭。让人无比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