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咳,回嘛老家呀?真是的。”孙耀庭惋惜地说:“赵爷,那么好的脾气,这么多年,从来没见他着过急。要是住在北京城,我们爷俩在一起,有多少乐喝事儿啊,哪儿死得了?”
“谁说不是哪!”赵荣升的过继子,也叹息着。
“前些个年,落实政策时,我还去景山东街瞧过他,可没见着他,听说他回了老家。要不是这样,我提议让宗教部门每月给他俩钱儿,活着也够了,多好!”孙耀庭只留下了叹惜。
他这儿成了过世太监“后人”的聚集地。赵荣升的过继子走了,又一个太监的后人来了。
初春,广化寺门口来了一个年逾六旬的老人,指名要见孙耀庭。他走进右侧后院,跨进屋门,孙耀庭站起身,迟疑地瞅了半天竟没认出来。
“我咋瞧你眼熟?就是想不起您是哪位啦……”
“我是张继和呀!……”来人报出了名字,但孙耀庭眼中透出的仍是茫然。
“大叔,我是小德张的孙子啊!”
“噢!”孙耀庭恍然大悟,抱歉地一拱手,“我的眼睛太拙了,人老喽。快坐,快坐。”
对小德张一家,他太熟悉了。但由于多年未谋面,连他的孙子都没能认出来。小德张的三个孙子里,就数这个精明,旧时代,他在天津广交朋友,但从不参与坏事。解放后,他将自己那幢较大的楼房卖给了政府,又买了一幢适合的小楼自住。而小德张的三孙子却异常憨厚,比不上其二哥的半点精明。
没几句话,孙耀庭就问起了老三的近况,快三十年了,孙耀庭依然挂念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