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末代太监秘闻:孙耀庭传 > 第113章完结

第113章完结

曾祖察式彪,祖籍江浙,在清末的科举场上“春风得意”,二十二岁就入主京试“大主考”。这倒好,恰恰成了察七儿经常玄耀身世的资本,仿佛只有如此才能弥补他那空空如也的大脑。后来,不知先祖是营私舞弊还是得罪了当朝权贵,总归被满门抄封。于是乎,察家一度败落

岂料,察七儿父辈挖空心思,拉上了一个本家沾亲的尚书,让他以察家的名义,给慈禧太后上了一道耗资巨大的“贡品”。慈禧一时高兴,发下了话,查问被抄封的“察家”后人现在何处。一问才知察家仍在京城,于是,破例大开“恩赐”,让察家专营全京城和徐水两地的私盐。

自打汉代实行“盐铁专营”以来,凡是辖管或过手这笔买卖的,没有不发大财的。因为这是官准的“独此一家”。按京城人的话说,是“王道”得很呵!由此,察家在很短的日子里便又重新发了迹。

察七儿打小儿起就在钱堆儿里长大,哪儿懂生意?只知道吃喝玩乐,无非仗着家底厚,虽说挥霍无度,一时还不显形。当孙耀庭迈进他家时,别的使唤人不算,察家还专雇着两个“公公”。

雇用太监,这是老京城富人堆儿里摆阔的一个标志。“皇上”逊位后,只有故宫和摄政王、皇叔以及几个够得上“品位”和等级的大王府使唤太监。自从“逐宫”后,太监流落四散,才有几个富贵之极的阔主儿,以钱夸富而雇用了太监。

看透了,这些人,一来是过过“皇上”使唤太监的瘾,以此玄耀;二来是大多有三房四妾,为防“诲乱”,也不失是个招数。因价码过高,一般富贵人家休敢问津。

进了察家大院,孙耀庭才明白,旧有的两个太监各司其职,别的闲事不管。安阔亭仅管给察七儿夫妇烧大烟,马德清只管监督送上三顿饭。孙耀庭进了门,算是贴身的,随时听使唤,不过午夜甭想合眼。去了之后,察七儿吩咐他拾掇餐厅。只见这三间宽敞的厅房窗明几净,连餐桌面都是锃光瓦亮的大理石。墙角还置有一个当时国内罕见的西洋电冰箱。仅此两样,便不难看出察家的阔绰气派,非常人家可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