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末代太监秘闻:孙耀庭传 > 第41章完结

第41章完结

这么着,他们跟着苏拉足足地逛了一天,厂甸、琉璃厂、前门大栅栏,全都风风火火地转悠了个遍。+五¢4¢看¨书, *冕~废!跃_渎?风俗小吃,见一个吃一个,直到吃得倒了胃。回到宫内,他累得躺在炕上连个身都没翻,一觉睡到大天亮。

直到过了不少日子,他们还时常提起来:“嘿,玩得那叫痛快噢!”

“学无止境呵!”忽然有一天,刘师父对他说,“你的毛笔字和算盘都有了进步,我想让你再学点儿古文。”

“太好啦!”他早就听说刘师父古文底子厚,连连表示同意。

“依我瞧,得王首领教你了,”刘子余说,“这个老师难找呵,除了信老爷,可宫里头也就数得着他了。

“那,王老爷愿意教我吗?”

“我跟他说了,没问题。你知道不知道?他和教你念私塾的那个傅文坡先生,是老相识呢!”

听刘师父这么一说,他才知王顺山也是天津静海人,与孙耀庭理所当然是同乡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傅文坡,原与王顺山的弟弟同在静海王庄子上过学,同窗数载,关系挺不错。·3*4_k,a*n′s¨h+u!.¢c\o~m_

拜名师,是古来以往难得之事。既然老师都没什么意见,他还能不愿意?从此,他又师从王顺山学起了古文。

令人叹绝的是,王顺山教授《五经》、《四书》,连各书的注都能背下来,无论翻到哪一页,都居然倒背如流。有人不信,考了考他,最后连考者都翻糊涂了,可他脑子仍是那么清晰。小太监见他背起书,抑阳顿错,摇头晃脑,起初捂口而笑,继尔才不得不佩服这位王老爷的真学识。

所有找到他拜师的太监,他无一不收,且分文不取。这样,他在宫中办起了为人称道的真正“义学”。

可这位王老爷,虽然家财万贯,在京城拥有不少房产,老家也置有良田千顷,却对家事不甚门清。他原是娶妻后才净身的,进宫后,尽孝敬妻,每年必回乡几趟。那年,他去了一趟老家,返回后,孙耀庭问他:

“王老师父,您家里今年个,收了多少麦子?”

“收成不行啊,才收了七百担麦子。”

孙耀庭一听乐了,心里说,就按一百六十斤一担算,那是多少斤啊!王老爷学问这么大,可哪儿懂庄稼活儿的事啊?“师父,您家里收的麦子可不少喽。·w-e.n·x~u\e!t¨x?t-.*c`o\m.”

“不行啊,”他还是那句老话。

他跟着这么一位迂腐而有学问的师父,相继念完了七八本古书,象《古文观止》、《归去来辞》、《兰亭序》等,后来竟也能象王师父那样倒背如流,还解释得头头是道。太监群里,称他是司房的“小先生”。

一次在司房,寸劲儿,正赶上有个太监说起“终”字,孙耀庭插了言,“就是寿终的‘终’字嘛。”

“哎哟,”信修明正走了进来,说,“春寿,你还识不少字呀?”

“你不知道?这是傅文坡的门生啊!”在场的王顺山介绍说。

“这我知道,他一进宫,傅先生就托过我。可不知道,他咬文嚼字还行,不简单!”

其实,傅先生素来与宫内的司房首领有不错的私交,短不了来宫里闲转悠一圈。

“信爷,您见多识广,我得跟您讨教个事儿。”孙耀庭将信修明拽过一旁:“您说,珍主儿和瑾主儿俩人是咋回事呀?”

“这说起来,话就长啦。”信修明落了座,慢条斯理地说开了。“珍妃和瑾妃是亲姐俩,你甭看瑾主儿长得那付模样,珍妃可比他秀气多喽。自然,珍妃挺招光绪喜欢,再加上她性格活泼,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就远比瑾妃多多喽。姐俩之间也不免有些芥蒂。慈禧更不是容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