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奴才给您念一段。”说着,他轻声细气又小心翼翼地念了一段文章……
“行啦。”端康截住了他那有声有色的朗朗读声。“这么说,你认字还不少啊。”她显得挺满意。
“就落到张安吉那儿吧。”
“谢主子。”
临退出之前,孙耀庭才偷着瞅了瞅端康。只见她四五十岁的样子,穿着一身灰色旗袍,后来每见她时,她几乎都穿着这身灰色旗袍,没差过样儿。她体裁稍胖,上下几乎一般粗,脸上的皮肤并不白嫩,既不擦粉,也不涂胭脂,倒显得有些腊黄。猛瞧上去,脖子上还长了一个肉瘤——俗称“气累脖儿”。除了头钗和服饰上比一般人讲究点儿,就连忠厚老实的样子,也与乡间的普通老太太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直到许多年后,他还时常提起,“咋也猜不透,风流倜傥的光绪皇帝竟选上了如此模样的妃子?”
思绪翩翩之中,只听一声:“下去吧!……”他便糊里糊涂地退出了永和宫。
就这样,孙耀庭在端康的亲自“恩准”下,进了永和宫戏班
四 永和宫戏班
夜幕上的启明星刚刚隐去,孙耀庭便按照教习的严格训诫,早早儿起了床,随大伙练开了武功。
当时,张安吉身边有三个小太监伺候,只有一个“效力”叫宽儿的,不上后台,其余的太监排戏时一个不能少,全得披挂上阵。
戏班子有三个教习,一个叫张长保,另一个是他的兄弟张歧山,哥俩都是宫里有名的武把子,专门教练武功,此外,还有一名太监也能教跟头,尤其抄跟头是把好手。这三个人,是永和宫戏班的台柱子,深得张安吉赏识,也是端康面前的“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