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契丹萧太后正传 > 第10章完结

第10章完结

强大的北宋王朝始终是辽国最大的威胁,让萧燕燕放心不下。_求?书.帮¢ *埂¢新?嶵\全`她运用一切手段,建立对付宋王朝的统一战线。在西部,她派兵征服不朝不贡的祖卜、敌烈等弱小部落,开疆拓土;而对在宋、辽之间朝秦暮楚的党项族,则采取和亲政策,极力拉拢。她把宗室耶律襄的女儿封为义成公主,嫁给授党项首领李继迁,结为姻亲。又赐马3000匹,授李继先为定维军节度使,继而又封为夏国王,使党项军力迅速壮大,对宋的西北边境构成威胁。在东部,女真首领野里雉向宋纳贡,萧燕燕立即派人在海岸置栅三处,每处派3000人马把守,阻断女真南下朝贡之路,并利用军事威胁和挑拨离间种种手段,使女真内部发生分裂,其宰相率四个部族归附辽国。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国不朝辽国,却越海向宋进贡。萧燕燕派萧恒德移师鸭绿江,向高丽国王王治问罪。王治奉表请降。萧燕燕把女儿越国公主之女嫁给王治,并将女真族鸭绿江以东数百里土地划归高丽国。大棒加胡萝卜果然凑效,两国由此通好。萧燕燕在巩固北方的同时,还不断发兵南下,对宋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燕云大战之后,宋辽双方军事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辽朝由守势转为攻势,而宋朝则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陷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战后十几年间,辽朝几乎年年都要发兵南伐。其中,太后萧燕燕、辽主耶律隆绪,以及韩德让等重臣都率兵出征过,曾打到邢台、洺州以南宋朝腹地,纵兵抢掠,“于界外三百里内,耗荡生聚,不令种养”,对华北平原地区造成极大的破坏。宋太宗赵光义焦头烂额,上台之初那股兴武征伐的锐气彻底消磨光了。他接受宰相吕蒙正的建议,转而实行以文致治的国策,说:“朕每读《老子》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诫。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为此,他重用赵普、吕蒙正、寇准等大臣,完善典章制度,改进科举取士,发展文化事业,实行宽松敦厚的治理方针,国政倒也可圈可点。对于北部边关的防守问题,宋太宗采纳大臣们的献策,集中兵力,选派良将,弃小守大,深沟高垒,以守为攻,也颇见成效。宋都巡检尹继伦,以千余兵将大败耶律休哥大军,威震边关,使这位辽国第一大将好几年不敢轻犯宋境。宋永安节度使折御卿,率众在子河汊大败韩德威率领的万余骑兵。韩德威是韩德让的弟弟,时任辽招讨使,此后他又寻机雪子河汊之耻,再次被折御卿抱病挫败。!微′趣+晓+税-网. +唔_错~内?容′

正文 10、城下结盟(续)

在对辽作战中,涌现出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其中就有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杨继业死后,朝廷下诏表彰,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封其子为供奉官等。《杨业传》中记载他有七个儿子:延朗、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彬,还有一个在陈家谷口和他一起战死的幼子延玉。杨延昭即杨延朗,是杨继业长子。在杨家弟兄七人中,只有他的事迹载于正史。在随从杨业北伐时,杨延昭充任先锋,在朔州城下臂上中箭,仍冒矢奋进,破敌攻城。因为没人提携,他直到中年才崭露头角。公元999年隆冬,杨延昭巡查到遂城,适逢辽军围城。遂城城小无备,驻守官兵大为惧怕。杨延昭召集丁壮,连夜汲水浇在城墙外,等到天明,城墙已冻结成冰,坚不可摧,辽军只得解围而退。不久杨延昭在羊山大败辽兵,升为莫州团练使,后又任都巡检使、保州防御使。杨延昭智勇善战,号令严明,战斗时身先士卒,论功时推给部下,“故人乐为用”。契丹惮之,呼其为杨六郎。由于宋朝军民的坚决抵抗,使南犯辽军时遭败绩,势头受到遏制。在宋、辽攻守胶着期间的公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抱憾去世。他的儿子宋真宗赵恒,继续执行对辽既定方针,调兵遣将,沿边广浚河渠、开垦坡塘水田,以阻遏契丹铁骑。鉴于乃父的教训,赵恒没有北伐契丹的宏图,只想保守疆界现状、求得国泰民安,于是随有求和之心,曾派使者向辽国求婚,被拒绝。

面对宋朝军民的坚决抵抗,这位聪明睿智的辽太后萧燕燕,也对没完没了的征战杀伐有些厌倦了。她的这种态度,在听了宋朝降将王继忠一番劝告之后,明确地表现出来。王继忠本是宋朝定州行营副部署,曾在康村大战一天一夜而却敌。后得知粮道被辽军切断,当即率部跃马驰赴,被“围数十重,士皆重创,殊死战,且战且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