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公木遗体告别仪式在医大告别厅内举行。~精¢武\晓-说-旺* ~罪*新/章.截\埂`歆!快+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歌声,公木的灵魂飘然而去……公木曾经把自然物质世界称为“第一自然界”;把人化的自然,以人类活动为核心的现实社会,称为“第二自然界”,把作为第二自然界的反映又不断对之进行正负反馈的精神世界称为“第三自然界”。他认为:如果说“第一自然界”是无限的,那么“第二自然界”就是无限中的有限,而“第三自然界”则为有限中的无限。这个“假说”是经过近三十年的思考,几度反复,到1980年前后才形成的一个观点。直到1993年,他完成了专著《第三自然界概说》。读他这本书,我想,他的生命在“第二自然界”中消失了,甚至在“第一自然界”中也杳无踪影,但是许多美好的东西,在“第三自然界”中却可以获得永生。
附记:1993年,公木将日本友人金森道尚送他的生日礼金捐赠老家河北省辛集市教育局,设立公木奖学金,年年颁发,至今已经十三届。.比~奇·中+蚊~徃~ ~首_发/公木文学馆由贺敬之题写馆名。建立几年来,不时有先生的学生、朋友来参观悼念,诗圣说“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白纸黑字,来日方长,青史由人论是非……令人欣慰的是,劫火之后,诗文还在。
第五十八章(1)
第五十八章原声回放:回眸20世纪1987年5月,公木回访曾任积肥组长的长春西郊农场,这里现已发展为吉林省农研所高昌:公木老师,您今年已是89岁高龄,亲身经历和参与了本世纪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回眸20世纪,您有什么感想?
公木:我曾用一首《世纪谣》来概括20世纪的中国或曰中国的20世纪。诗云:
紫气东来大化新,锦云何惧倒寒侵。
幽灵转世中华相,古树著华举世珍。
贯耳干雷招旱魃,浇头酸雨惹妖氛。
回天赖有鲁阳戟,犹待攀登披棘榛。
高昌:在20世纪的中国,《东方红》这支歌曲曾经传唱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暁?税_宅¢ ,更+欣~罪_全^中央电视台1998年春节晚会推出的主题歌《走进新时代》中,有一句歌词就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在这里,《东方红》显然是被当作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象1995年留影1987年,公木参加《东西南北》创刊五周年纪念征。近年来,关于这首歌的词作者的问题众说纷纭,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其中也常常有人提到您的名字。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公木:《东方红》本是陕北民歌,它的产生和流传,多歧说,难定论。我只说说我参与的和知道的一些情况吧。 1944年冬,我同孟波、刘炽、于蓝、唐荣枚四人一起到绥德地区闹秧歌、采风,曾采录到葭县移民队演唱的《移民歌》,后来收进我与何其芳同志于1945年夏秋间共同编注的《陕北民歌选》一书。这支歌当时在延安偶能听到,但并不流行。1945年10月底,鲁艺师生60余人为基干组成的东北文艺工作团由延安出发到达沈阳以后,几位团员才取《移民歌》第一段,略加修改,又增添了三段,成为一共四段的一支歌,题名曰《东方红》,曾在一个剧院里演出。
参加这次编写的有王大化、李江、谢廷宇、刘炽、天蓝、雷加等,由我执笔,歌咏指挥是刘炽同志。据我所知,这是《东方红》首次正式与群众见面。后来,在传唱过程中由群众改变成为三段,逐渐成为日后流行的《东方红》歌曲。
至于“大救星”的说法,表现了陕北农民朴素的阶级感情,同《国际歌》中“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原是矛盾的。当年在沈阳演唱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未加修改,就原样传播出来了。这责任应该由我在内的东北文工团的一些同志来承担。作为陕北的农民,无论是谁,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歌颂“他是人民大救星”,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说以后成为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