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公木传 > 第110章完结

第110章完结

1932年11月,鲁迅回北平探望病中的母亲。¨零′点~看,书+ _首^发?公木就读的师大有左联的一个支部,由公木、李文保、张洁清、李洁、王志之等20多人组成,他们推选公木与王志之为“左联”学生代表,去邀请鲁迅先生。

公木和同学王志之,还邀约了另一位同学潘炳皋一起,一路摸索,来到了宫门口西三条昏暗的小胡同,由于不知道门牌号,敲了七八家的房门,打听“姓周的南方人”,好不容易找到鲁迅先生的家。

女佣开门,公木他们说是师大的,前来找周先生,她客气地说:“请你们稍等,我看看他在不在家。”公木他们赶紧说:“周先生与我们约好的,一定在家。”说着,他们紧紧跟在老妈子的身后进了院子。

鲁迅先生穿着毛衣,面带微笑热情地接待了这三位陌生的年轻人。

第五十一章(2)

他们向仰望已久的鲁迅先生一一作了自我介绍。

他们就当前文学界的一些问题与鲁迅先生进行了交谈,不断地提出疑问,当公木问及鲁迅先生近年来为什么不写小说,只写论文时(指鲁迅先生的那些精悍透辟深刻犀利的杂文),鲁迅先生深深吸烟,然后喷出一大口烟雾,回答说:“这看什么更有效,更能打击敌人,深中要害;匕首和长枪也是战斗武器,写些短文更便当,更快接。!幻/想′姬\ !更¢歆^醉!快′至于小说,我还是要写的;不过知识分子已经写腻了,写工人,写农夫,写兵,还要多看看生活。我还想更多的介绍一些外国作品。”接着谈起翻译来,谈起文学的武器论来,又谈起上海文坛的情况,鲁迅先生娓娓不倦地说着,香烟一支接一支,有的只是夹在两指间,一口也顾不上吸。

鲁迅先生除了回答他们的问题,还不断向公木他们询问师生间的关系、学校教学情况以及学校内外的舆论活动,自然而然又谈到了北方的左翼文艺运动,包括抗日救亡运动和文化动态等等,先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鲁迅先生还无限感慨地说:“现在,很需要一部能够说明中国文字发展的文学史。如有可能,我打算明年到北平来住两年,编一部文学史。这里有个图书馆,条件比较好,上海就不行。”大家听了都很高兴,他们都希望先生说的“可能”就是事实。.暁^税~C+M-S· ¢勉`沸\阅,犊!

当公木他们提出想要筹办一份《文学杂志》时,鲁迅先生十分高兴地表示支持,并答应给他们写稿。转眼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公木他们三人在聆听了先生的指导与教诲之后,以“左联”外围组织“新兴文学研究会”的名义,提出邀请鲁迅先生来北师大讲演一事,先生很爽快地答应星期日一定去。

这次会见,从下午两三点钟一直谈到夜晚,期间有人来访,先生都回绝了。

告辞出来,公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路上几乎谁也没有讲话,他们都还沉浸在与先生的谈话之中,回味着先生不同凡响的风采。

11月27日下午1点钟,公木与王志之花1元钱(当时两三天的饭费)租了一辆汽车去迎接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身穿一件灰布长袍,脚蹬一双“陈嘉庚运动鞋”走出家门,见到停在门口的汽车,责怪他们太破费,执意步行去校,公木和王志之反复强调已付了车款,鲁迅先生才勉强上了车。

公木他们本来打算到学校后先让鲁迅先生到教员休息室去休息一会儿,没料到休息室、准备室、办公室、教室都锁了门。原来是系主任钱玄同不欢迎鲁迅先生来北师大所下的命令。

于是公木和同学们领鲁迅先生到学生自治会休息。门窗立刻被不断涌来的学生们给堵满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向鲁迅先生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有人问:“周先生,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有人喊:“周先生,阿Q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有人说:“周先生你来教我们多好啊!”……鲁迅先生坐在这群可爱的学生中间,不停地回答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气氛空前活跃。有很多外校的学生是闻风而来的,其中中国大学的学生也要求鲁迅先生到他们学校讲演一次,先生也慨然应允了。

讲演会场设在当时北师大最大的体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