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9月,阎宝航领导下的辽宁省拒毒联合会又得到昌图县先后拿获日商人山田文吾、丸毛增藏两起包运烟土的呈报。^墈¨书~君, .勉¢费?岳~读_立即召开拒毒委员会会议,议决在9月21日第三次在小河沿体育场焚毁烟土大会。此后阎宝航率拒毒会同人焚毁日人烟土四包,计二百两。这次焚毁大会规模虽不如前两次大,但其影响仍十分广泛。这一年,阎宝航先后三次推动和主持焚毁日人毒品,在东北民众中,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成为敬仰人物,称其为“关东的林则徐”。同时,沈阳三次大规模焚烟行动,在国民政府中也有广泛影响。上海中华拒毒会总干事黄嘉惠曾致函辽宁省政府,要求放映焚烟会上摄制的影片,以利宣传。阎宝航第一次焚烟后,黄嘉惠亲到沈阳准备拍摄拒毒影片,并将阎宝航也列为其中角色——饰洋行经理,开演时以英语演讲鸦片之流毒,为该剧中壮声色不少。对阎宝航的重视可见一斑。
注释:
{1} 车向忱:1898年生于辽宁省法库县东顾房身村。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高等补习班。?j!i.n-g?w+u\x¢s-.^c′o′m/1925年在中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来沈阳开展平民教育。他是辽宁省著名的平民教育活动家。
{2} 阎宝航主持领导的另一个民众团体。
{3} 1939年底,湖广总督林则徐、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道光帝深受震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后接替邓廷桢任两广总督。
十 参加太平洋国际会议(1)
1929年8月,辽宁省城基督教青年会又诞生了一个民众团体——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日本尾形洋一在他的《在沈阳的收回国权运动》一书中认为,阎宝航成立“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辽宁省拒毒联合会”等民众团体,目的是为从各个侧面调查日本势力在东北的实态,以便为参加第四次太平洋会议做准备。但是,“辽宁省拒毒联合会”和“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早在太平洋会议之前的七、八月份就已经成立了。^我¨的+书~城+ ′追*蕞`芯\彰′截′所以,日本人认为,这个以英语夜校起家的沈阳基督教青年会(YMCA),到1931年前后会员数仅100余人却成为该地区反日运动的据点,这显然与1929年就任该会总干事的阎宝航的活动能力有关。日本人知道,反日讲演会之类都是在满铁奉天事务所相毗连的沈阳基督教青年会举办的。国民常识促进会会址也设在这里。
国民常识促进会普及常识教育,属于教育会。教育会自1907年辽宁省设立后,直到1928年,教育厅长任命委员制改组为由教职员选举委员制,实行总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这四部别。其中学校教育部,由于东北政权的“教育振兴政策”,使初等中等教育在数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易帜后,很快引进了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灌输三民主义。其领导人是1929年回东北、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梅佛光。另外,不仅学校教育,还要开展成人教育和平民教育,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就是通过社会教育部,与省教育厅内的民众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
促进会所说的常识,是由党义、国耻、公民、卫生、职业、破除迷信、公共事业、改革生活习惯、道德、乡村自治、拒毒等组成。重点放在国耻。宣传的基本内容就是“打倒满铁会社”。但促进会以灌输常识、造就健全国民为宗旨。表面上看,促进会是群众性教育团体,实质上是个反日团体。主席由东北大学附属中学校教员车庆和{1} 担任。委员由阎宝航、梅佛光、姬振铎、曹德宣担任。车庆和、黄宇宙主持日常工作。该会会员除教职员外,主要是由东北大学及各师范大学学生担任。
该会成立后,阎宝航不仅为该会提供活动场所,而且是主要领导者和参加者。他和会员创办《常识半月刊》,每半月发行常识半月刊一次,登载各种有益民众常识,以资宣传;并将此半月刊,一面散布省城内之听讲民众,一面邮寄各县教育机关,促其组织各县常识分会以资扩大宣传。他们还把这些宣传品放在市内茶馆或教会里,作为简单的图书馆。他们在市内热闹场所选出的12个点,还开办公众演讲,为启迪民智,借用公共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