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英雄无名:阎宝航 > 第17章完结

第17章完结

想相当活跃,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勇敢地冲破种种阻挠,开展爱国民主活动。阎宝航利用做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练习干事的机会,以极大的兴趣广泛接触北京各大学的爱国学生,受到深刻影响。

1921年初,阎宝航结束了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实习生活回到奉天。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普莱德正式聘他为学生部干事。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条件,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活动,显示出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的非凡才干。

“五四”运动掀起新文化的浪潮,也波及了古老的沈阳,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共鸣。1921年,阎宝航联络青年郭刚、张泊、朱连生、高子升、吴竹村、何松亭、巩天民等在青年会办起了一个“星期三会”,参加“星期三会”的人于每周三集会研讨,提倡民主科学。在形式上阅读国内最新出版的白话文书刊,反对文言文的线装书刊。在内容上赞成新科学反对旧礼教,赞成自由思想反对宗教迷信,赞成自由恋爱反对宗法家庭,提倡民主自由反对政治专制,提倡民族独立反对异族侵略,提倡新思想反对旧道德。阎宝航组织的这个“星期三会”,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新文化运动”团体。

1924年春,受孙中山派遣,朱霁青来到东北,联络老同盟会员高崇民、梅佛光、钱么莱、马愚忱、宁武等人。朱霁青早年留学日本,是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第一师师长。这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把旧三民主义修改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朱霁青来东北就是发动宣传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他向高崇民、梅佛光等人建议,应在东北筹建一个学术研究团体,以研究孙中山的理论。高崇民、梅佛光除联络老同盟会会员外,还联络了阎宝航、陈得新、杜重远、韩乐然、安怀音、邵晋阶等人。1924年夏,“启明学社”在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成立,高崇民被推为会长。学社还创办了《启明旬刊》,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救国主张。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天,一个手持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介绍信的以美术家身份出现的人,来找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学生部干事阎宝航,他就是韩乐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