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每个代表回家,代表大会曾承诺给他们每人65卢布。~白·马+书¢院~ `蕪*错+内.容-可现在,他们却发不出这笔钱了。他们必须行动起来。代表大会的组织者之一、俄国犹太社会主义者菲奥多·罗斯坦向《每日镜报》的左派记者H.N.布雷斯福德和工党议员乔治·兰斯伯里求救。于是,他们找到了财阀约瑟夫·菲尔斯——菲尔斯—纳普塔肥皂公司的美国老板。
这位肥皂业巨头回复道:“在我做决定前,我想先见一见这帮人。”于是,布雷斯福德和兰斯伯里把他带到了兄弟教堂旁观革命党人开会。“他们是如此年轻,如此专心致志!”这位费城富翁感叹道,并最终借给工党1700英镑。双方约定:“所有签过字的代表”必须在1908年1月前还清这笔钱。菲尔斯还坚持让每个代表都签字。后者则听话地一一在英文、俄文和格鲁吉亚文3份协定上签下了名字。列宁签的有可能是“弗拉基米尔”。据说,斯大林则签下了他最喜欢的化名:“巴库的瓦西里”。菲尔斯在列宁走上权力巅峰前便去世了。不过他的子孙于1917年收回了这笔钱。
1942年,丘吉尔[6]和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初次会晤。~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刚开始时,两人都对彼此颇为冷漠,而渐渐地,随着夜越来越深,喝了酒的两人热络了起来。英国首相问起了斯大林当初在伦敦的经历。
“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和其他人都在。”斯大林回答道。
“那么,托洛茨基呢?”丘吉尔问起了斯大林的敌人——而后者已在两年前被斯大林谋害。
“是的,他也在。”斯大林说,“但托洛茨基最终失望而归,因为他不代表任何组织,比如说战斗分队……”即便是在30年后,即便是在除掉了他的宿敌之后,斯大林依然对此无比骄傲:是他领导了战斗分队,而那个著名的战争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则没有。
斯大林以“科巴·伊万诺维奇”为笔名在《巴库工人报》上写道:“伦敦大会结束了,布尔什维克取得了胜利。”
然而,斯大林没有立刻回家。茨哈卡亚病倒了,他和邵武勉留下来照顾他。“我发起了高烧,体温高达39℃,或者更高,”茨哈卡亚回忆说,“于是斯大林和邵武勉留下来照顾我,因为我们住在一起。^纨~夲*榊+戦, *追+醉/芯-章¨截\”
据威尔士的共产党人说,在代表大会结束之后,斯大林曾在照顾茨哈卡亚的间歇前去看望了峡谷区的矿工。毕竟,他在1905年的根据地就是奇阿图拉——一个矿区城市。“二战”期间,朗达镇中神奇地出现了很多“斯大林在威尔士”的参观景点。可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曾经到过威尔士。[7]进而言之,当时的他还没有发明“斯大林”这个名字呢。然而,还有人说他曾在利物浦码头出现过,还和在伦敦时一样,与码头工人大打出手。可悲的是,“斯大林在利物浦”和“斯大林在威尔士”一样都不过是种虚构,它们是都市传说、地区自抬身价的幻想和左派个人崇拜的产物。
在伦敦待了3个星期后,索索又在巴黎待了一周。然后,他拿到了一个刚去世的格鲁吉亚人的身份证,以此人之名——西蒙·杰夫拉亚——回到第比利斯。随着他的回归,令人震惊的银行攻袭事件正式拉开序幕。
* * *
[1] 他们原本的目的地并非伦敦,代表大会原计划在哥本哈根举行。于是,斯大林先是来到圣彼得堡,然后转道芬兰,来到瑞典的马尔默。代表们将在那里乘坐渡船前往哥本哈根。可是,丹麦把他们赶往了瑞典,瑞典又把他们送回丹麦,而丹麦再把他们送到埃斯比约,他们在那里乘坐蒸汽船前往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