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管,地不束,千般自由,百般洒脱。”
另一人附和:“说得对!跟着大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用受 ** 污吏的刁难,不受繁琐官司的纠缠,这才是痛快人生。
就像梁山泊一样……”
旁边两人连连点头,此话正合众人心意。
若是这般循规蹈矩,比朝廷官军还要严谨,又何必做这种掉脑袋的事?
范权心中原本还打算探查梁山军的实力,但目睹这些情景,只觉索然无趣。
“罢了,都回去吧。”范权叹息一声。
管中窥豹,范权认为无需再观察下去。
他对梁山军已有深刻印象——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这般生活,实在乏味,徐悟锋想做万民恩主,就随他去吧。”
范权不由感慨,像梁山军这般作风,田虎军绝学不来,看来双方并非一路人。
范权等人返回城池,折腾一番后,接近正午,众人计划找个酒楼落座。
“看报啦!看报啦!国公下令,五谷不得涨价,临济水各州府,盐价再降两文!”
“国公下令,五谷不得涨价……”
一个七八岁的报童沿街叫卖,范权听到后有所触动,盐价二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如今威胜州的盐价涨到百文一斤,自占据汾州、晋州后,解州的池盐不再北运。
官盐先送往河南河北,绕一大圈才到达太原府,苦了田虎一方。
一百多文一斤的盐价,不是田虎刻意剥削百姓,而是形势所迫。
因官府禁运,田虎势力缺盐少盐,即便有盐也优先供给军需,民间缺盐导致价格上涨。
“去拿一份报纸来!”
范权对身旁的亲随低声嘱咐,他倒想看看,梁山治理下的盐价究竟如何。
古时并不只有近代才有报纸,早在汉唐时期,邸报就已经存在。
徐悟锋占据山东后,自然不会忽略报纸这一宣传工具,他的诸多政策常会在报纸上登载。
至于那些报童,大多是无家可归的孤儿,被梁山收留,编入童子兵队伍,由地方官府管理。
不仅是报童,就连驿站内,范权也见到几个少年在忙碌;草料场、官署等地,也有不少稚龄小儿的身影。
若换作后世,徐悟锋如此雇佣童工,定会遭到舆论谴责。
但在当下,今年河北遭遇水灾,无数人流离失所,逃至京东,徐悟锋让这些孩子吃饱穿暖,在百姓眼中,简直如活菩萨一般。
范权的随从下马后,未走几步,便高声冲报童喊道:\"喂,快过来!\"
那报童年方九岁,面颊红润,听闻声音立刻跑来,双手举着报纸,笑道:\"大人,十文……\"
话未说完,就被身旁的大汉一把夺过报纸,随后视若无睹地转身离去。
报童脸上瞬间闪过惊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