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之计,不如放下兵器投降,任我押解京师。”
\"当今圣上仁慈,念及祖宗功德,或许可免你一死。
若执迷不悟,执意助纣为虐,将来山寨被破,必遭严惩,连累家人,切勿后悔。”
关胜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无需逞口舌之勇。
汝等附逆之徒,助恶为奸,声名狼藉,尚不知耻,反以花言巧语诬人。
今日若非我手软,早已取汝首级,岂会污我宝刀。”
韩存保闻言大怒,拍马直冲关胜而去,两人兵器相交,一个是方天画戟,一个是青龙偃月刀,战至酣处,不分上下。
蔡攸在一旁看得厌倦,对左右说道:\"再派一人出阵,务必击败梁山匪寇。”
张开麾下有一将请战,说道:\"末将张应雷愿往。”
蔡攸认得此人,是张开部下的猛将,使一把偃月铜锤,便点头道:\"去吧,莫让朝廷失了颜面。”
\"遵命!\"
张应雷见张开久攻花荣不下,早已按捺不住,纵马至阵前喊道:\"开州统制张应雷在此,何人敢战?\"
梁山这边,张清也坐不住了,请求出战:\"此人我也听过,就让我试试吧。”
徐悟锋对张清的飞石技艺颇为信任,笑着点头:\"好,让张清兄弟出阵。”
张清策马而出,挺枪直取张应雷,后者冷笑一声,挥舞铜锤迎战。
二人交手不过数合,张清便难以招架。
张清奋力推开张应雷,拨马欲逃,张应雷怎肯罢休,他不知张清厉害,紧追不舍,大喊:\"逆贼哪里逃!\"
张清听见追击之声,按住长枪,从锦囊中取出石子,转身回击。
见张应雷逼近,抬手喝道:\"着!\"
张应雷未料此招,石子正中面门,惨叫一声跌 ** 下。
张应雷刚想爬起,张清已拨转马头,一枪刺中其脖颈,将其击杀。
张应雷捂着脖颈倒地,气息奄奄。
蔡攸本以为张应雷勇猛善战,未料竟迅速丧命,心中又惊又愤。
此时,他犹豫是否该再派将领出战。
张应雷的死激怒了他的表弟陶震霆。
他不顾一切,挥舞枣瓜锤直冲而出,欲为表兄 ** 。
张清见状,再次取出飞石准备迎敌。
陶震霆早有防备,轻松避开飞石,并回击一锤。
张清勉强格挡,却被震得虎口生疼,双臂酸麻。
陶震霆攻势凌厉,枣瓜锤呼啸而至。
张清险象环生,勉强闪避,但终被击中,吐血倒退。
蔡攸见状大喜,催促陶震霆继续追击。
陶震霆策马急追,誓要为表兄复仇。
梁山好汉目睹张清瞬间遭陶震霆重创,皆感意外。
张清虽略显镇定,但面对追击的陶震霆,迅速取出飞石反击。
陶震霆挥动瓜锤,轻松化解飞石攻势。
与此同时,卢俊义察觉张清处境危急,一声怒吼,策马冲出助阵。
陶震霆久居河北,仰慕卢俊义威名,如今亲见其英姿勃发,不敢轻视,转身迎战。
二人交锋激烈,枪来锤往,互不退让。
蔡攸对此漠然置之,未识卢俊义威名。
他原以为陶震霆能再立功,却不料二十回合后,陶震霆渐处劣势。
卢俊义力挽狂澜,一枪将陶震霆击 ** 下。
另一边,张开眼见两员猛将败亡,心生慌乱,枪法紊乱,终被花荣刺中大腿。
忍痛突围后,狼狈撤回。
韩存保目睹败局,亦奋力对抗关胜,最终随张开退回本阵。
徐悟锋笑问余者是否敢战,无人回应。
梁山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蔡攸见状,知难取胜,决定摆阵硬拼。
他下令结阵,誓与梁山决一胜负。
面对梁山的挑衅,蔡攸选择撤往后方,以防万一。
徐悟锋纵马逼近,嘲讽道:“蔡攸,若你惧战,不如投降梁山,否则今日便是你的末路。”
蔡攸冷哼一声,尽管斗将失利,但他尚有十万精兵,何惧之有?
“暂且容你猖狂片刻,待本官擒获于你,定要让你尝尝厉害!”蔡攸无视徐悟锋的挑衅,径直走向中军。
徐悟锋略作思索,有意让蔡攸知道厉害,随即摘下铁胎弓,取出铁箭,将弓弦拉至满月状。
王焕见状,急忙提醒道:“大帅当心!”
蔡攸闻声回望,只见徐悟锋已引弓待发,似乎瞄准自己,他轻蔑地说:“相隔如此之远,他怎可能射中我?”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