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孟康深受启发,在反复推敲数月后,经过持续建造,最终成功打造出原型。
此船长达八丈三尺,约二十五米,配备四十二支桨,装设六张床弩,可容纳两百名甲士,命名为海蛟船。
其构造兼具湖船的浅滩适应性、战船的战斗能力及海船的破浪性能,无论江河湖海皆可驾驭,实属难得。
目前梁山水军共拥有十艘海蛟船,但数量更多的仍是常见的海鹘、海鳅战船以及小型走舸。
此刻,梁山水军已整装待发,阮小二望向水泊边缘,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兄弟们,今日之战关乎我军声誉。”
“更影响梁山未来的走向。
马步军已大败十万官兵,而我们水军耗费诸多粮草,至今未立大功!今日乃首次交锋,全体将士务必全力杀敌。
若有人临阵退缩,休怪我无情挥剑。”
水军战士们肤色古铜,神情肃穆,即便阳光洒落,仍显露出强烈的杀气。
阮小二点头继续道:“阮小七、李俊听令,命你二人率前锋部队前往挑战,一旦官军出战,即刻突入敌阵。
无我号令,不得擅自撤离!”
阮小七拍胸脯道:“二哥尽管放心,我怎会畏战?寨主对我们恩深似海,今日正是回报之际。”
李俊亦点头附和:“说得极是!我在浔阳江做私盐生意时,全靠寨主赏识才得立足,怎能不尽心尽力?”
两人交谈完毕后,随即跃上战船。
号角响起,旌旗猎猎作响,数十艘大小战船齐头并进,朝着官军水寨疾驰而去。
金陵建康府水师统制刘梦龙,自幼便因母亲的一场怪梦闻名。
据说他降生之时,其母梦见黑龙入怀,不久便诞下此子。
长成之后,他更是精通水战之术。
关于此事,坊间广为流传,并非秘密。
徐悟锋对此颇为不解,他认为这种传说理应为皇家所避讳。
毕竟,像汉高祖刘邦,其母曾于塘边小憩时遇神,雷雨交加之际,蛟龙盘踞其身,随后诞下刘邦,此事在《史记》中便有记载。
至于唐太宗李世民,据《旧唐书》所述,他出生时,两条龙在其家门前嬉戏三日方才离去。
这类异象似乎专属于那些名震天下的将相。
然而,刘梦龙不仅不隐瞒自己的出身,反而四处张扬自己是黑龙转世,丝毫不惧招惹是非。
令人意外的是,赵宋朝廷对此竟毫无动静。
刘梦龙并非庸才,早年在西川峡江平乱有功,被授予都统制一职,统领着一万五千水军和五百艘战舰,扼守金陵要塞。
此次接到高俅指令,他集结了一万水师精锐,沿运河北上,意在配合高俅的陆路部队,共同剿灭梁山群寇。
多年以来,刘梦龙鲜少亲历战事,即便有小 ** ,也多由部下代劳。
如今,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梁山泊虽名声在外,屡次击败官军,但在刘梦龙眼中,不过是一群凭借地利作乱的小寇。
在他看来,有自己这支水师助阵,这群草寇的好日子已经到头。
清晨,刘梦龙穿戴整齐,腰悬宝剑,正欲出帐时,副将匆匆赶来。
副将行礼毕,急切道:“将军,梁山贼寇已在营外叫阵!”
刘梦龙立刻询问:\"敌军人数几何?战船多少?\"
副将轻蔑答道:\"回禀将军,约千人规模,战船数十艘,远不及我建康水师精锐。”
刘梦龙闻言大笑:\"听说梁山的马步军颇为棘手,屡次重创朝廷大军,全靠林冲、呼延灼、鲁智深等人。”
\"这些将领不是禁军教头,就是朝廷大将,操练兵马自是不在话下。”
\"但梁山水军恐怕不足称道,多是些渔民,能集结起来已属不易。”
副将忙附和:\"将军所言极是,梁山水军虽有战船,却难与将军麾下水师相比,再多也是枉然。”
\"破敌指日可待,将军定能再立新功。”
刘梦龙含笑摇头:\"话虽如此,仍需谨慎,行军最忌轻敌。
古人云:骄兵必败。
即便面对弱敌,也当全力以赴。”
\"梁山泊多次取胜,缴获不少军械甲胄,其装备未必逊色于官军精锐。”
\"出发!传令集合兵力,随我出营,会一会梁山水军。
至于高太尉那边,暂且不论,先击溃此敌。”
副将领命,刘梦龙随即率三千水师登船,驶向湖面。
他身披铠甲,立于船头,目光扫过湖面,只见数十艘战船排列有序,旗下赫然写着\"活阎罗\"阮小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