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36章 书帖

第136章 书帖

大旗下立着一位身披华服铠甲之人,旗帜上赫然写着“梁山泊义士锦豹子杨林”。

杨林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神情间满是得意。

古语云:“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何人知?”虽笑谈中不乏戏谑之意,然此言道尽世人之心。

纵使韩琦未以文采留名,但其辞官归乡之举亦成佳话。

他在《昼锦堂记》中写道:“古之达者,必荣归故里,犹锦绣昼行,光耀四方……”此乃人情之常,无非图个衣锦还乡的风光罢了。

杨林双亲已逝,独自在外闯荡多年,今朝终有荣耀返乡的机会,怎能不尽情张扬?若非军规所限,他甚至想请来锣鼓班子热闹一番,那才更显气派。

此时,众人正疑惑地看着杨林,觉得这名字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是谁。

身旁一位老者突喊一声,随即昏厥倒地。

姚涣连忙扶住,急问:“堂兄,你怎么了?”

杨林一眼认出了外公,未及开口,只见外公平躺于地,顿时慌忙跃下马,拨开人群焦急问道:“外公,您怎么了?”

众人皆是一愣,随即有人认出杨林,惊呼:“杨林,竟然是你这小子!”

姚涣等人也恍然大悟,这不是姚涛的外孙吗?数年前离家,今日归来已是梁山好汉之一。

姚涛渐渐苏醒,手指杨林颤声质问:“你这小子,怎会与梁山贼人混在一起?”

杨林见外公无恙,心中稍安,笑道:“外公莫怕,我现在是梁山泊首领,也是我家寨主的心腹。

此次特来探望你们。”

此言一出,群情汹涌。

姚涛痛心疾首地责骂:“你这孽障,竟做出这等事,让我们颜面扫地!”

朝廷一直有剿灭梁山的想法,若让朝廷得知,恐怕会牵连到姚家村。

杨林却笑着回应:“知道了便知道了!那什么鸟朝廷,我梁山可不怕!这次回来,就是要把你们接到梁山去过好日子。”

姚涛听闻此言,眼前一黑,几乎又要昏倒,身旁的姚涣等人也是神情凝重。

这下可麻烦了!

姚家庄的外孙杨林,在外闯荡多年的他,竟然成了梁山泊的首领,还是元老级人物,让整个姚家庄震惊不已。

消息传播极快,即便姚家庄想隐瞒,也为时已晚,周围村镇不到一个时辰就都知道了。

杨林自幼父母双亡,由外公姚涛抚养长大,虽然离家多年,但周边乡镇认识他的人不在少数。

再加上这次回来,杨林特意张扬行事,旁人想不知晓也难。

姚涣和姚涛等人无奈之下,只能召集亲友,在祠堂商议应对之策。

其中,有一脸愁容的岳和,还有他的长子岳飞、次子岳翻,以及与岳飞交情深厚的四人:王贵、徐庆、张显、汤怀。

这四人是听闻消息后,随岳飞一起来看热闹的。

此外,还有一位满面银须的老者,正是岳飞的师父周侗,他身旁坐着年过五十的陈广。

姚涣轻咳一声说道:“今日请大家前来,想必各位已经了解缘由。

杨林如今是梁山泊的首领,消息已经传出,大家商议一下如何应对?”

话音刚落,姚涛痛心疾首地道:“一人 ** ,株连九族!杨林这小子,出去这么久,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真是我家不幸!”

“而且他还大肆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我们都被他害惨了!”

姚涛已年过六旬,说话时拍打胸口发出响声,吓得杨林的两位舅舅急忙劝慰。

不论如何,姚家村都脱不了干系。

株连九族绝非戏言,但凡与姚家沾亲带故的,一个都逃不掉。

此次因杨林牵连,受害的远不止姚家庄。

这种谋逆重罪,不是断绝关系就能摆脱,官府不会承认那种说法。

“族兄不必激动,事情已然如此,再抱怨也无济于事,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

姚涣环视众人,接着说道:“一是跟随杨林投靠梁山,在山东安顿下来后再求安稳之地;二是集结所有青壮年,与梁山势力对抗,以此表明我们的立场。”

话音未落,就有人说道:“现在谈这些已经迟了,此事早已传开,恐怕官府已经知晓。”

另一人补充道:“而且大家也都见识过梁山的实力,不是我怕死,凭我们这点人马,与梁山对抗无疑是送死。”

这时,一位青年站起身来说:“如今梁山屡次击败官军,已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即便我们想与他们划清界限,恐怕也为时已晚。”

这位青年名叫姚政,是姚家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年轻时便展现勇力,行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