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25章 过路费

第125章 过路费

对于徐悟锋,方金芝满是好奇。

她深知自家姑姑的性子,是个极傲气的人。

教中才俊无数,有人仪表堂堂,有人文采飞扬,亦有人武艺超群,可方百花始终未动心。

没想到竟对梁山泊主一见钟情,这令方金芝格外好奇。

听闻这位徐寨主仅用两三年,便让梁山泊声名远扬,实在与方百花般配。

这反而更加激起方金芝的好奇,总想亲眼看看,这位徐寨主究竟是怎样的人。

方百花含羞道:“别急,你会有机会见到他的。”

方腊处理完教中事务后,带着方百花、邓元觉等人一路北上,直奔梁山泊。

另一边,陈宗善、赵鼎一行人行了十余日,终于抵达济州地界。

知州张叔夜早已得到消息,在城外迎接众人入城,并设宴款待。

得知朝廷欲招安梁山,张叔夜松了口气。

之前梁山在极短时间内击溃朝廷五万大军,此等战绩让他震惊不已。

呼延灼此次惨败,更是加深了他对梁山实力的恐惧。

张叔夜深知梁山势力渐盛,若仅靠围剿恐怕难以平息,招安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他与陈宗善熟识,也与赵鼎有过交往,赵鼎年逾三十,为崇宁五年进士。

当年科举时,赵鼎直言章惇误国,后任洛阳县令。

吴敏赏识赵鼎,提拔他为开封府士曹。

南宋理宗年间,昭勋阁设二十四功臣,赵鼎名列其中,与韩琦、司马光齐名,更是中兴贤相之首。

赵鼎曾建议招安梁山,却被赵佶革职。

他虽不敢怨天子,却痛恨蔡京、高俅等奸佞当道,致使国家动荡。

不久,呼延灼战败消息传来,朝廷命赵鼎与陈宗善前往梁山招安。

赵鼎本满怀期待,但见张干办和李虞侯后,顿感希望渺茫。

以赵鼎之智,岂会不知二人是蔡京、高俅派来破坏此事。

酒席间,陈宗善请教张叔夜梁山情况,张叔夜谦逊回应,并主张招安有益无害。

太尉出行之际,需留意梁山众人身世普通,或许不懂朝廷律法。

抵达后,应以温和态度对待,用诚挚之语安抚众人。

梁山上不乏脾气刚烈之人,哪怕稍有言语冲突,也可能影响朝廷招安大局。

陈宗善与赵鼎尚未开口,张干办和李虞候已显不满。

张干办阴阳怪气地说:“张知州,梁山不过是虚张声势,竟让你心生畏惧。

我们乃朝廷钦差,岂能向匪徒低头?”

李虞侯附和道:“你只顾示弱谦和,只会破坏朝廷规矩。

梁山本就桀骜不驯,若再纵容,恐生变故。”

张叔夜微感惊讶,问:“这二人是谁?”陈宗善答:“一位是蔡太师府中干办,另一位是高太尉府中虞候。?y.k*r_s?o~f-t¢..c~o!m+”

张叔夜听罢心中一沉,意识到蔡京、高俅这对奸佞竟干预招安大事。

张叔夜直言:“我觉得这两位不如不去。”

赵鼎连忙附议:“此次招安,我和陈太尉足以胜任,两位长途跋涉,不如在济州休整。”

李虞侯怒目而视:“这话何意?高太尉特意派我们来促成招安,不是让你们在这闲逛!”

张干办也说:“由我们出面,定能事成。”

陈宗善无奈回应:“他们是蔡府、高府的心腹,不带去必起疑虑。”

张叔夜心中不悦,说:“照这样下去,招安怕是要失败。”

李虞侯冷笑:“张知州,你可别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未免太偏颇。”

陈宗善急忙调停:“若二位执意同行,只需答应一事。

梁山皆出身匪患,若冒犯,我等恐有性命之忧。

还请两位收敛锋芒,忍耐片刻,成全此事。”

张干办轻蔑道:“陈太尉,你也该有几分骨气,区区草寇,怎敢造次?”

李虞侯神情倨傲地说道:“眼下我们身为朝廷使者,他们若想招安,就得对我们恭敬有加。

这些贼寇作奸犯科,无非是为了谋取朝廷的招安机会,换取一官半职。”

张干办附和道:“这些贼寇怎敢违逆?我们自然清楚该如何行事,太尉无需多言。”

陈宗善见无法劝阻二人,只能就此作罢。

旁边,张叔夜与赵鼎同时轻叹一声。

酒宴结束后,张叔夜不再多言,安排众人入住馆驿休息,随后派人前往梁山泊通报消息,自己则来到府邸附近的一处宅院。

徐和得知张叔夜来访,急忙出门迎接,问道:“嵇仲,听说朝廷派来了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