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不少财物,一路上都听从宋江安排。
三人离开郓城县,行至十余里时,忽见前方有群人前来。
宋江仔细瞧去,果然是东溪村保正、人称托塔天王的晁盖,身旁还有花荣、石勇等人,另有一位清瘦文士,却不认识。
晁盖一眼瞥见宋江,即刻上前对两位公差说道:“二位官差大哥,我是东溪村晁盖,闻知宋江兄遭此遭遇,特来送行,不知可否稍作停留?”
“晁天王尽管随意。”晁天王声名显赫,两位公差怎会不知,自然爽快应允。
花荣见宋江仍戴木枷,便道:“为何不替兄长打开枷锁?”
花荣欲动手开枷,宋江慌忙闪避,说道:“贤弟此言差矣,这是国家律法,岂能擅自更改。”
晁盖见状,说道:“公明兄真要前往江州?你实属冤屈,何必赴江州自讨苦吃?”
宋江答道:“这是州府判决,小弟唯有遵从。
待我江州期满归来,必与兄长相聚。”
晁盖沉思片刻,说道:“贤弟如今遭此境遇,依我看来,不如加入梁山,如今梁山兵强将广,众多英雄齐聚,也不惧朝廷围剿。”
宋江急切回应:“此事绝难答应。
临行前,家父多次叮嘱,不得落草为寇。
若我投奔梁山,恐令家父痛心疾首,岂非让我成为不忠不义之人?”
说完,已是泪流满面,跪倒在地。
晁盖急忙扶起宋江,说道:“愚兄一时失言,望贤弟莫怪。”
随后,晁盖向宋江引荐道:“贤弟,这位是我的挚友吴用,人称智多星,是东溪村私塾先生。”
宋江豁然开朗道:“原来竟是加亮先生,久仰大名,未曾谋面。”
“宋兄不必客气。”
吴用拱手为礼,自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言道:“听闻晁保正提及,兄台即将前往江州,我有一位挚友,现居江州任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人称神行太保。”
“此信已备妥,烦请兄长转交于他,到时可结识一番。
一则互相照应,二则若兄有何急事,也好让众兄弟知晓。”
“多谢加亮先生。”宋江接过信件,再次致谢。
此时,晁盖取出一袋金银赠予宋江,另取二十两银子给两位差役,随后与花荣、吴用、石勇同行一段路程。
徐悟锋此次赴青州,招揽了秦明、花荣等十多位豪杰,并迎回了某位重要人物,至此完成了一项夙愿。/w?o!s!h!u·c*h_e?n~g,.·c!o*m¨
正月初他动身前往青州,归来已是月底,待与某人完婚后,已是三月中旬,春意渐浓。
这天,鲁智深、李忠、武松、石勇乔装改扮,离开水泊直奔西方。
忽而,徐悟锋忆起史进等人尚在少华山,抱犊山的三位英杰亦是难得之才,遂萌生招纳之意。
史进与鲁智深相熟,抱犊山的唐斌三人曾是关胜旧交,徐悟锋告知二人后,他们皆表赞同。
随即,关胜写下书信,交付鲁智深,后者带领李忠、武松、石勇,前去邀约史进与唐斌两位豪杰。
四人快马加鞭,昼夜兼程十余日后,抵达孟州境内。
转过小山,眼前是一条大道,远处可见一座山岭,岭脚坡下约有十几间草屋依溪而建,柳树梢挂着酒旗。
周围并无其他住户,仅有一片小树林环绕,客栈背后即是荒山,怪石嶙峋,杂草丛生,令人顿感阴森。
石勇瞥了眼客栈,对鲁智深说道:“大哥,前面有个小店,咱们奔波半日,不如进去吃点东西吧。”
“嗯,这样也好!”鲁智深点头回应。
四人急忙下山,恰好遇到一位樵夫挑着柴走来。
武松上前询问:“壮士,此地叫什么名字?”
樵夫答道:“此岭名为孟州道,岭前的大树林旁,便是着名的十字坡。”
待樵夫走远,武松说道:“我们出寨时,大哥曾警告过,孟州的十字坡上住着一对卖酒肉的夫妇,莫非就是此处?”
鲁智深闻言笑了:“无须担心,即便这是家黑店,凭我们四人的本事,还能惧怕不成?”
“若是良善之地便好,若真如传闻所言,我们就该替天行道了。”
此时,路边一棵大树映入眼帘,这树需四五人方能合抱,但早已枯萎大半,枝干被枯藤缠绕。
大树旁便是那酒店,门前坐着一名妇人,身着绿纱衫,衣襟敞开至胸口,鬓角插着几朵野花。
看到鲁智深一行人到来,妇人起身迎候。
众人仔细打量这名妇人,约莫三十岁年纪,满脸麻子,鼻梁高耸,眼神凶狠,手如棒槌般粗壮,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