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于城外五里扎营,营帐如云,旌旗猎猎,尽显威势。
魏虎臣居高临下,望见营中数百帐篷宛如白色小丘连绵起伏,旗帜招展间气势非凡。
尤其那面“徐”字大旗尤为醒目,他心中暗惊:梁山上姓徐者虽多,但难不成徐头领亲至?
此刻面对城外数万劲旅,即便青州守军倾巢而出也未必能敌,更何况对方还有秦明、花荣、黄信、崔猛这般悍将,魏虎臣顿觉前路艰难。
他心灰意冷之际,唯盼登、莱二州援军早日抵达方能解围。
话说登州知州接获慕容彦达密函后,得知青州遇险,立刻命登州兵马都监马政率两千将士驰援。
登州既已发兵,莱州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莱州兵马都监潘渭亦领军两千,与马政汇合,齐赴青州。
常言道:天下乌纱皆同色。
这两支援军自淄水入海口溯流而上,在临淄县外靠岸。
当日马政与潘渭并未急于赶路,而是停留休整一天,次日才继续进发,但行军速度缓慢得令人叹息。
从临淄到青州,不过七八十里,三四天便可抵达。
然而,马政与潘渭并未急行,每日仅走十里,天未全黑便安营休息,似出游般悠然,全然不见丝毫紧迫。
并非二人轻视慕容彦达知府,实因自知非梁山泊敌手。
据慕容彦达所报,梁山泊仅兵马便有四五千,再加桃花山入伙,至少又增千人。
梁山泊为绿林巨寇,先前朝廷六路大军皆遭重创,连节度使项元镇亦未能幸免。
马政、潘渭扪心自问,自己能稳居此位,也历经数次民变,但梁山泊远非这些可比。
自身能力相较项元镇又高几何?
回顾北宋百余年历史,仅记载在案的农民 ** 便达两百多次,平均每年发生一至两次,未记录者更甚。
多数叛乱规模不大,数千至上万人者极少,千余人以下的更是常见,且大多缺乏武器装备与防护,故易被剿灭。
即便北宋官军疲弱,对付这类平民 ** 仍占优,更何况配备刀枪、弓箭与铠甲,岂非如狼入羊群?
梁山泊却截然不同,马政、潘渭虽不知其具体兵力,但已知出动的数千人中,水陆步骑齐备,骑兵多达五百,个个强壮有力,全副武装。
以他们手下四千人之态,平日鲜有训练,恐怕只能沦为送死之辈。
官场与绿林迥异,绿林讲究义气,官场则首重保全自身。
义气何用?能果腹否?
岂不闻“兄弟情谊误人”!
于是,二人达成一致,此次前往青州乃形式所需,首要任务仍是自保。
这日午后,马政、潘渭见天色渐晚,遂命大军停驻,寻一开阔之地扎营。
那时,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缓步而来,面皮微黄,胡须浓密,身高八尺有余,正是登州兵马提辖孙立,人称病尉迟。
孙立武艺超群,屡建奇功,深得马政赏识。
马政见到孙立前来,笑着问道:“孙提辖,可有要事?”
孙立皱眉答道:“都监,这几日每日行军不过十里,若这样下去,何时能至青州?不如下令加快行军速度,尽早支援。”
马政微微一笑,“孙立,我知你武艺出众,但此番对手非比寻常,乃梁山水泊之悍匪。”
“以我军四千之众,对阵梁山贼寇,你觉得胜算几何?”
孙立拱手道:“都监,若遇贼寇,末将定当拼力杀敌,若能擒获贼首,也好让您回去邀功。”
马政叹气道:“孙立,有这份决心就好。
梁山贼寇实力雄厚,非我辈能敌。”
“此事暂且搁置,你去查看士卒,速扎营寨,其余事宜我自会安排。”
“末将遵命。”孙立虽自信于自身武艺,却也明白马政为上司,不便多言,只得前去监督扎营。
……
登州大牢外,顾大嫂提着食盒,与丈夫孙新、邹渊一同走向大牢。
守在门前的两名狱卒见状,立刻警觉起来。
一名狱卒认出了顾大嫂,“这是十里牌开酒店的顾大嫂,不知是来探望谁的?”
另一人冷哼一声,“想进这门,还得看我们兄弟的意思。”
那狱卒随即摆出戒备姿态,待三人走近,便呵斥道:“此地禁入,闲杂人等莫靠近。”
孙新急忙抱拳道:“两位大哥行个方便,小人是来探望解珍、解宝二位的。”
听闻是要给解家兄弟送餐,那名小牢卒说道:“这两人是重犯,不久将被问斩,知州下令,禁止探视。”
孙新走上前几步,从袖中取出两锭银子,递给这两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