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可以观察梁山是如何作战的。
摩尼教众人从明州启程,沿海南下再转济水,刚踏入郓州地界便听说项元镇惨败的消息。
这一消息让摩尼教众人面面相觑,原本计划是来学习的,没想到梁山动作如此迅速,他们已经错失良机。
邓元觉挠了挠头说道:“看来我们来迟了,要是早几天动身,或许还能赶上,现在只能去参加庆功宴了。”
方七佛道:“早年我在江南时,便听闻过山东响马的威名,今日观这梁山泊,果然名不虚传。”
所谓响马,指的是北方的强盗,他们行劫前常 ** 出响箭示警,往来多骑马,故而得名。
娄敏中接着说:“太史公曾评齐鲁风气:怯于群斗,却敢于独斗,因此劫掠之事频发,此乃大国之风。
秦末时山东大乱,英雄辈出,刘邦、项羽皆源自此地。”
“西汉王莽篡位时,樊崇在莒县起事,称赤眉军,一度攻入长安。”
“东汉末年,曹操追击黄巾军至济北,收降卒三十万,百姓百万以上,其中精锐被编为青州兵,成为他起家的重要力量。”
“隋末,知世郎王薄于邹平 ** ,随后有十八路反王,秦琼、程咬金、李积、罗士信、单雄信等均是山东响马中的杰出人物。”
“唐末王仙芝、黄巢席卷南北,亦出身于此。
没想到到了北宋,梁山泊又现世间。”
娄敏中显然是有所准备,否则怎会对这些史实如此熟悉。
南宋初年,山东人辛弃疾聚众数十万抗金,同样为人熟知。
金末时期,红袄军崛起,杨妙真的梨花枪纵横二十年无对手,山东抗金势力四起,让金国疲于应对。
明永乐年间,因修建北京宫殿,山东徭役沉重,唐赛儿为报夫仇 ** ,但仅两月即败。
清末义和团从山东兴起,短短三个月便蔓延全国。
有人言:“山东响马,四川保儿,皆为深根巨盗,擅长攻伐。”
方杰年轻气盛,听后说道:“北地豪杰众多,江南亦不乏英雄,我摩尼教高手云集,绝不逊于梁山泊。”
方貌点头附和:“天下豪杰无数,岂止山东一地?”
方百花默默聆听,望向远处的水泊,开口道:“罢了,别争论了,我们已至梁山泊。”
方百花一行人踏入水泊,便遇到了梁山泊设在一处的征税哨卡。
四周巡逻的水军皆身着青衫,另有宪兵队伍相伴,他们皆为黑衣黑袍,臂上还系着红袖章。
摩尼教众人见此阵势,不由心生敬意。
负责巡查的都头早已留意到这支队伍,立刻上前查问。
方百花表明身份:“小女子方百花,奉南方教主之命,前来拜访梁山泊,请代为通报。”
“原来是摩尼教的朋友,烦请稍候。”得知对方身份,都头不敢怠慢,一面派人向山上报告,一面引导众人前往李家道口。
如今梁山泊已形成规矩,步卒穿红褐衣,水军着青衫,骑兵则一律身披红色战袍,这种统一不仅彰显财力,更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摩尼教众人虽高手云集,但与梁山泊整齐划一的装备相比,仍显逊色。
世人称摩尼教崇尚白衣素食,但这“白衣”实为素衣,因其实惠且朴素,与梁山战袍的精致不可相提并论。
徐悟锋闻讯后,立即命人引领摩尼教众人至金沙滩。
在梁山水军的指引下,船只驶入水泊,众人目睹 ** 大岛,无不赞叹。
即便方百花等曾到访者,再次见到梁山时,依旧心潮澎湃。
方七佛、方貌等人沿路而行,只见芦苇密布,河道纵横,繁茂的芦苇荡间隐匿着大小岛屿,地形复杂且险峻。
若梁山泊水军实力雄厚,即便外界百万大军围攻,也未必能将其攻克。
方七佛暗自思忖:“难怪梁山声名远扬,这水泊确是险地,谁不想据为己有?”若是摩尼教拥有这般地盘,暗中积蓄力量,岂不是上天助我方家大展宏图?
昔日江南水乡虽湖泽遍布,然于当今宋廷之下,早已成为富庶之地,民众繁盛。
太湖与洞庭四周尽为农田渔场,百姓安居乐业。
摩尼教若欲占据洞庭或鄱阳称霸,也非全然不可,但此举无疑是对朝廷宣战。
普通匪盗或许可逃,一旦官府知晓是摩尼教,必兴师动众剿灭。
摩尼教信奉光明,坚信黑暗终将消逝,光明必将来临,因此成员多桀骜不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