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70章 机密

第70章 机密

将王婆揪至家中。

随后邀请邻居赵四郎、姚二郎及书吏出身的胡正卿到场,由胡正卿记录口供。

武松拔刀指向王婆厉声说道:“老妖婆,速将事情 ** 如实交代!”

王婆深知性命攸关,不敢有一丝隐瞒,如竹筒倒豆般将整个计划和盘托出。

武松听罢,脸色阴沉,目光冰冷,连胡正卿等人也被吓得瑟瑟发抖。

待王婆陈述完毕并按下手印后,武松取出口供文书,嘱咐李四留守家中,便押着王婆前往县衙。

夜晚降临,知县得知武松到来,心中已明了几分。

原来一个时辰前,西门庆便派专人送来了千两白银,恳请他为武松调停此事。

阳谷知县收下银子后,派人查证情况,立刻觉得棘手。

武松是他亲信之人,而西门庆则是此地最懂逢迎的士绅。

若论阳谷知县是否接受这笔钱,倒并非关键。

问题是依武松的性格,家室 ** ,必定不会放过西门庆。

换了任何人,都无法容忍这种事,更何况是力能搏虎的武松?

若阳谷知县真的按武松所求严惩西门庆,其他士绅怎么看?拿了钱却不办事,往后还有谁愿意孝敬?

没有钱财,如何维持关系网?难道要一辈子做个普通知县?

但若放过西门庆,武松那边又难以交待。

阳谷知县早有耳闻,郓州官军此役惨败,都监董平仓皇逃窜,郓州、中都、东阿、平阴四县乡勇尽归梁山。

唯有济州千人及阳谷、寿张两县乡勇毫发无损归来。

因此,阳谷百姓对武松心存感激,他的声望一时无双。

若知县袒护西门庆,恐怕百姓如何看待他?

就在阳谷知县犹豫之际,武松押着王婆走进厅堂。

武松向知县行礼,未先言自身遭遇,却道:“大人,武松不负所托,阳谷县五百乡勇悉数安然归返。”

知县点头称许:“武松,此功甚大,不像其他县城一样全军覆没,我如何向百姓解释?此次首功非你莫属!”

武松拱手答道:“这是职责所在,不敢居功!特禀告大人,梁山之所以放我等返回,是因为我承诺献上钱粮。”

“不过区区钱粮,本官自有安排。”知县毫不惊讶,虽不知武松与梁山渊源,但对方愿放人,自然有所诉求。

一笔钱粮换得五百乡勇,阳谷知县认为这笔交易十分划算,毕竟无需自己掏腰包,最后不过是由当地士绅承担罢了。

武松接着说道:“大人,我还有一桩冤情,恳请您为我主持公道。”

阳谷知县叹了口气,明知故问:“武松,你说吧,有何冤情?”

武松缓缓开口:“县里的西门庆与王婆合谋要害我的妻子。

我妻子一时疏忽,被二人困于屋中,不得已从王婆家楼上跳下,现已受伤。”

武松递上供词,补充道:“这是王婆的供述,紫石街的邻居可作证,恳请大人过目,为我伸张正义。”

阳谷知县让下属接过供词,略加浏览后,按惯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祖籍哪里?详细说来。”

王婆跪在地上急忙回应:“大人明鉴,小人姓王,本地人,在紫石街经营茶馆。.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快,

此事与我无干,全是西门庆指使,否则我怎敢得罪武都头。

恳请大人念在我年迈,网开一面。”

阳谷知县未抬头,直接问:“王婆,将事情经过讲清楚。”

王婆赶紧叩头,将事情原委详述一遍,话语间极力撇清责任,将过错全推给西门庆。

待王婆说完,阳谷知县沉思片刻,转向武松:“武松,除了王婆,还有没有别的证人?”

武松答道:“紫石街的赵四郎、姚二郎、胡正卿等人皆可作证,他们亲眼目睹我妻子从王婆家楼上跳下。”

阳谷知县追问:“他们是否看到西门庆?”

武松愣了一下才说:“这……并未见到。”

这就是西门庆的精明之处。

** 窃玉之事怎能张扬,他进出王婆家时,都悄悄行事,既没人看见他进来,也没人看见他离开。

这些情况,西门庆早通过送银子的方式向阳谷知县透露过,所以知县才会如此询问。

阳谷县令缓缓摇头,开口道:“仅凭紫石街众人的证词,只见你妻子坠楼,未见西门庆现身,王婆的一面之词,如何能判定是他所为?”

“武松,此事定有隐情,莫要轻信王婆的言语,以免与西门庆结怨。”

武松凝视着县令良久,才说道:“大人厚爱,武松虽出身微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