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真的牺牲于官府刀下,也问心无愧。
恳请哥哥接纳我!”
见吕方如此诚挚,徐悟锋无法拒绝,扶起他说道:“古人有云,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我们梁山好汉秉持正义,惩强扶弱。
既然你义气相通,今后便与我们一同进退,共举义旗!”
吕方语气坚定地说:“我愿意追随兄长,鞍前马后效力。”
徐悟锋神情严肃,心中却暗自欢喜。
先是来了个赛仁贵,接着又来了个小温侯,自己的刻意表演果然让吕方完全信任。
那一千两银子,徐悟锋并未吝啬,还是交到了吕方手中。
毕竟他亏损了本金,总得给乡亲们有个交代。
安排好吕方一行人的住宿后,徐悟锋决定晚些设宴款待。
然而刚落座,山下便传来急报。
“你说那人叫许贯忠?”徐悟锋听到下属汇报,顿时愣住,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回寨主,那人确实名叫许贯忠。”来报的人如实回答。
徐悟锋倒吸一口凉气。
才迎来饮马川三杰和郭盛、吕方,如今又冒出个许贯忠。
这一刻,他自己也产生一种错觉,难道真的是天命?
要知道这可是贯忠啊!光听这名字,就透着非凡气息,即便不是罗家血脉,也不妨碍徐悟锋视他为知己。
毫不犹豫,徐悟锋亲自带领人马出迎。
尽管对方声称只是来访,并非入伙,但既然主动上门,多少有些诚意,就看徐悟锋如何把握。
不久,徐悟锋见到了许贯忠,一番寒暄后,将其引入聚义厅。
徐悟锋遣散旁人,无人知晓他与许贯忠谈了什么。
然而一番交流后,他召集众头领,公开宣布一项重要决定。
从此,许贯忠担任山寨军师,参与谋划大小事务。
众头领震惊不已,因为梁山至今没有正式军师,前几次对抗官府围剿,都是由徐悟锋 ** 。
众人原以为军师与否无关紧要,谁料新来的许贯忠直接成为梁山军师,令人难以置信。
但徐悟锋识人精准,威望卓着,众头领未发异议。
许贯忠登上了梁山泊军师之位。
……
在原着里,许贯忠不过是一名隐士,露面不多,仅以燕青友人的身份出现,看似无关紧要。
但单看他名字,就知非凡。
许贯忠确实卓尔不群,兵法、武艺、谋略无一不通,琴棋书画样样皆精,更通晓契丹、女真、党项、高丽诸国语言。
他游历名山大川,熟稔天下地理,还考取过武举功名,实乃文武双全之人。
许贯忠虽有如此才华,却甘为隐士,因时局黑暗,奸佞当权,嫉妒贤能,忠正之士多遭陷害,怎不令人心寒。
许贯忠愿投梁山,缘由简单。
他年方三十,正值壮年,虽感失望,却未看破世情。
得知梁山后,借陪母就医之机前来考察,从金沙滩至聚义厅,他敏锐察觉梁山非同一般,俨然一座军营,士卒训练有素,气势高昂,纪律严明,战斗力远超禁军。
此景让许贯忠重燃热情,与徐悟锋详谈后,当即决定加入。
许贯忠睿智,无需徐悟锋上演“三顾茅庐”的戏码试探,他一眼便知对方是否值得追随。
刘备三顾茅庐,仅最后一次见到诸葛亮,一番隆中对话后,孔明即决意辅佐。
若连识人能力都不具备,又谈何成就霸业。
常言道:大战之前必有准备。
许贯忠出任梁山军师后,饮马川三杰与吕方、郭盛相继归顺,梁山一时人才鼎盛。
时机成熟,与郓州官军决战势在必行。
此时,独龙冈的两千乡勇已整装待发。
祝家三兄弟久候州府指令,终于盼到命令下达。
郓州官府要求阳谷县及独龙冈兵马五日内齐聚寿张县。
祝彪接到公文后激动不已,誓言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受扈三娘言语激励,他决心挫败梁山。
祝家庄迅速集结独龙冈兵力,抢先奔赴寿张县,令武松颇为意外。
公文中还命独龙冈在官军主力抵达前,在水泊旁修建临时军营。
董平虽邀独龙冈助阵,但内心对乡勇存有轻视。
他认为此战关键在于官军,因此将建营任务交由乡勇执行,仅派祝永清作为指导。
郓州已有三千大军集结,包括三营禁军和四营厢军,每日接受董平训练。
陈文昭虽不懂军务,仍尽力改善士卒生活。
然而,上级虽有善政,基层却常流于形式,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