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大笑,快步上前。
这火眼狻猊邓飞是他旧识,当年二人合伙做生意,虽是些拦路劫掠之事。
邓飞是盖天军襄阳府人士,因其双眼赤红,江湖中人称他为火眼狻猊。
他的这双赤红的眼睛实属天生,早年加入绿林后,不知为何传出他吃过某种特殊之物的说法,且越传越夸张。
对此,邓飞并不在意,还故意放任这些传闻流传,以此震慑他人。
他本身武艺高强,尤其擅长使用铁链,让敌人难以接近。
杨林与邓飞分开时,是因为势力单薄,绿林中的营生难以维系,于是选择金盆洗手,投身正途。
然而,正道之路同样艰难,几年后杨林再次回归绿林,没想到邓飞也走上了同样的路。
“我此次来到辽国,是为了东家委托,采购一批战马。
兄弟,你怎么会在此饮马川?”杨林笑着询问。
邓飞听后叹息一声,“当年与兄长分别时,带了些资本打算做正当生意,谁知赔光了,无奈之下又回到绿林。”
“原来如此。”
杨林点头继续问,“我听说饮马川上有一伙强盗,难道就是你?”
邓飞回答,“正是小弟,除了我之外,另有两位豪杰,聚集了一百多人,在此劫掠为生。”
杨林听完这话,再看着眼前这位火眼狻猊,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同样是落草为寇,杨林显然混得更出色。
广袤八百里的梁山水泊,如今已拥有万余兵力,装备精良,训练有序,连官府都忌惮三分。
在整个山东、河北地区,能有这样的规模与气势的山寨屈指可数,即便放眼全国,也是罕见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梁山现在打出的口号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被百姓视为劫富济贫的英雄。
如今杨林在梁山聚义厅占据重要位置,深得寨主徐悟锋的信任。
之前杨林与邓飞合作时,仅能算作普通的拦路抢劫,虽然尽量避免伤害性命,但与现在的梁山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两者之间在理念上有着天壤之别。
杨林微微一笑,想起了一件要事,便开口问道:“兄弟能否告知,贵寨的两位豪杰尊姓大名?”
邓飞答道:“寨主兄长名为裴宣,祖籍京兆府,原是本府六案孔目,精通文案事务。
他为人忠诚正直,聪慧机敏,从不敷衍了事,乡民称其为‘铁面孔目’。
此外,他还擅长枪法、棍术及剑术刀法,智勇双全。”
“去年年末,朝廷派遣一名 ** 官员至此地,寻衅滋事后将其流放沙门岛。
当时我恰好赴山东处理事务,遇此变故,便出手 ** 了押送的差役,救下裴宣,并因其年长推举他为寨主。”杨林点头表示认可,但心中对这位铁面孔目并无印象。
邓飞接着说:“另一位兄弟名叫孟康,祖籍真定州,擅长打造各类船只。
因不满催逼而误杀提调官,被迫隐入山林,直至去年才与我相逢,如今也加入饮马川。”
杨林听后眼前一亮,此次前来饮马川正是为了结识这位技艺非凡的孟康。
他的造船才能一向闻名,应属一流。
杨林随即说道:“能否为我引见这两位义士?”邓飞爽快回应:“自当如此,请随我进寨叙话。”
……
不多时,一行人抵达山寨,裴宣与孟康已接到消息,得知邓飞来访,遂出门迎接。
经邓飞介绍,杨林与二人相识。
他先打量起孟康,见其仪表堂堂,肌肤细腻白皙,难怪被人唤作“玉幡竿”。
再看裴宣,果然气度不凡,体态富态而沉稳,虽落草为寇,却毫无粗鄙之气。
裴宣作为寨主,热情邀请众人入厅落座,并命手下备办酒食款待。
酒席间,邓飞留意到杨林穿戴考究,尽是上等绸缎,分明是一位富贵公子。
身旁更有十名护卫随行,个个健硕有力。
多年未见,杨林已非往日模样,据说此番是为购马而来,难道他攀上了什么显赫人物?邓飞心中暗自揣测,忍不住问:\"杨林兄,这些年来您在何处谋生?\"杨林微微一笑:\"现下我在山东一带活动。”邓飞听后感慨:\"那里倒是块福地啊!\"裴宣点头附和:\"去年我被流放沙门岛,途径山东时听说济州有座梁山泊,连官兵都败于他们之手,如今声势浩大,确有此事吧?\"孟康接话:\"我也有所耳闻,那梁山泊义薄云天,替天行道,惩恶扬善,从不欺凌百姓,堪称绿林楷模。”
杨林见三人对梁山泊颇为赞赏,便坦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