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附和道:“讨伐梁山,官军应为主力,若兵力不足,以梁山水势险峻,恐怕胜少败多,不可让庄客白白送命。”
祝朝奉转向祝永清,说道:“永清,你来给大家说明一下吧。”
祝永清点头回应道:“陈知州已与董都监商议妥当,我郓州六个县,每县需抽调五百士兵及乡勇,总计三千人,再加上州府的三千官军,兵力可达六千。”
“若三庄决定出兵,至少能集结两千人。
况且陈知州已联络济州知州,他们也会派兵相助,如此便有近万人马,何愁不能平定梁山泊?”
众人尚未开口,祝彪便猛地拍案而起,高声道:“既如此,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父亲,只管调派人手,只要能拿下梁山泊,便是莫大的功绩。”
祝朝奉脸色一沉,呵斥道:“别人还未表态,你急什么?”
祝彪内心焦急,但碍于父亲的威严,只得忍住,目光却转向扈三娘,显然是希望引起她的注意。
见此情形,祝朝奉继续问道:“两位意下如何?”
李应仍在权衡,扈太公则询问子女的意见:“扈成、三娘,你们怎么看?”
扈成道:“爹爹做主即可。”
扈三娘略作思量,说道:“各位叔伯长辈,小女子以为此事不宜轻举妄动。
之前济州出动五六千兵力围剿梁山泊,结果全军覆没,可见其势力不容小觑。”
“再者,我们也是江湖中人,梁山泊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从不 * 扰百姓,享有正义之名。
其首领徐悟锋更是侠肝义胆,三庄一向与梁山泊井水不犯河水,实在无需自找麻烦。”
扈三娘的话让祝彪极为不满,心生怒火:你既为我的妻子,怎可帮外人说话?难道就没把我放在眼里?
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祝彪听说梁山泊主徐悟锋年轻英俊,与自己年纪相仿。
同样年龄,徐悟锋已在山东河北声名远扬,受江湖豪杰推崇,而祝彪却只能在独龙冈这片小天地里称雄,难免自愧不如。
如今听到扈三娘为徐悟锋辩解,祝彪心中怒火更盛。
祝彪立即开口:“父亲,这还有什么好迟疑的?云舅公费尽心力为我们争取来的良机,难道就这样轻易放弃?日后见了云舅公,我们有何颜面?”
“父亲,三弟说得对,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绝不能错过。
现在州府出动近万大军围剿,我们怕什么?”
祝龙、祝虎也附和着嚷道,他们父子三人个个年轻气盛,又自视武艺高强,再加上铁棒栾廷玉坐镇,正是想借此机会在江湖上闯出一番名声。/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
李应看着祝家三兄弟,心中不禁冷笑,扬名立万谈何容易,江湖岂是自家池塘?
祝朝奉亦有些心动,见三个儿子表态后,转向扈太公道:“亲家,祝家自然愿意参与,不知您意下如何?”
祝家与扈家本就有姻亲关系,比起李家更亲近几分,加之祝家庄实力最强,扈太公不愿开罪对方。
于是他点头道:“既如此,我扈家便应下了。”
扈三娘听闻此言,不由轻叹一声。
祝彪见状,心中愈发愤懑,在心底默默发誓,定要将梁山除去,让扈三娘知晓他的能力。
李应虽然性情豪爽,但头脑极为清醒,他并不急于与祝家争锋,见双方均已同意,便道:“我也同意。”
祝朝奉击掌大笑:“好!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不妨商量一下,三家各自该派多少人合适?”
扈太公微笑道:“此事便由亲家定夺吧。”
李应同样点头,未再多言。
祝朝奉沉思片刻,说道:“此事由祝家牵头,那么祝家派出一千人,两位亲家各派五百人,不知可否?”
李应不想过多纠结,便答道:“一切依祝太公之言。”
扈太公也随声附和:“就按此方案。”
祝朝奉哈哈大笑:“好!为了庆祝今日之事,老夫已备好酒席,还请各位留下共饮一杯,切莫推辞。”
喜讯传来,并非是出兵的消息,而是得到了保义郎的官职。
尽管这个官职小如绿豆,但独龙岗三庄为朝廷效力,替官府分忧,从此步入士绅行列,这已是天壤之别。
扈太公、李应等人自然点头同意。
这时,祝朝奉看到李应向自己使眼色,意识到他有话要说,于是说道:“我儿,你先招待客人,我和扈太公、李庄主详谈一下。”
祝龙点头道:“父亲只管去吧。”
随即,祝朝奉带着扈太公和李应来到后堂一处亭子,才开口问道:“李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