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虽在家经营酒铺,但平日也热衷练武,因与县里的都头李云交好,遂拜其为师,习得几招。?狐¨恋.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节?
无奈朱富天赋不高,学艺多年仍不过尔尔。
如今见此人技艺精湛,自然喝彩连连。
那人得了夸赞,越发卖力表演。
一番展示过后,男子收枪站定,面色如常,拿起一只盘子对众人说道:“在下外来客,本事平常,全凭诸位支持!若需膏药,请投钱购买;若无意,赏点银钱亦可,莫让盘子空着。”
此人心意诚恳,可转了一圈,竟无人响应。
“诸位行个方便!”
他又试了一次,依旧无人施舍。
朱富心中暗自思量:我和兄长皆无出众才能,若去梁山落草,也只能充任细作。
待日后梁山壮大,地位恐难稳固。
何不趁此机会结交几位英雄豪杰,一同投奔梁山,彼此间也好有个照应。
朱富观察良久,认定眼前这位汉子非同寻常,于是从包袱里取出五两银子放入托盘。
他内心忐忑,这银子本是兄长朱贵送来,共有百两,他自己仅取三十两,其余留给家人。
这五两银子占了盘缠的重要部分,若对方无意接受,这笔钱恐怕就此泡汤。
---
**薛永托着空盘走了两圈,未得丝毫赏赐,心中难免失落。
然而,正当他准备离开之际,一个壮汉递上了五两银子。
薛永转身望去,只见此人中等身材,面容圆润,正含笑看着自己。
薛永满心感激,双手捧起银子,说道:“这般知名的毛阳镇,竟无人赏识英雄好汉。
今日承蒙恩公慷慨解囊,实在令我感怀。”
“尊驾虽身负行囊匆匆经过,却仍施以重金相助,实为难得。”
薛永拱手行礼后继续说道:“五两银子胜过他人五十两。
恳请告知尊驾姓名,以便我广为传播您的善举。”
朱富笑容可掬地回答:“我姓朱名富,些许银两不足挂齿,不必言谢。”
薛永答道:“原来是朱富大官人,我出身洛阳,姓薛名永,江湖上称我病大虫。”
朱富笑着回应:“我是沂水县人士,今日偶经此处。
既遇知己,不妨共饮几杯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
随后,薛永整理好随身携带的枪棒与药膏,跟随朱富来到一家酒楼,在角落坐下。
朱富点了酒菜,两人先饮了几碗,朱富才开口问道:“薛永兄弟,看你武艺高强,怎会流落到此地?”
薛永叹息一声,说道:“实不相瞒,家祖曾在老种相公麾下效力,只因得罪同僚未能晋升。
我们这些后辈也只能靠卖药耍枪棒维持生计。”
朱富得知他是同门子弟,十分高兴,心想自己找对了人,便问:“兄弟能有这般武艺,实在可惜!不知兄长今后有何打算?”
薛永答道:“我在无为军收了个徒弟,正打算前去投奔他。”
朱富好奇地问:“你那徒弟是干什么的?”
薛永笑道:“我那个徒弟叫侯健,原本是裁缝,但也很喜欢习武,曾拜我为师,人称他‘通臂猿’。”
“原来是个裁缝啊。”
朱富顿时兴趣缺缺,轻声说道:“兄台可知道梁山水泊?”
薛永略显惊讶,道:“自从来到山东,便常听说梁山的大名,那里的英雄好汉替天行道,从不欺压百姓,令人钦佩。”
朱富故意说道:“有人告诉我,梁山现在广招贤才。
兄台武艺高强,为何不去那里加入?你那个徒弟不过是裁缝,能帮得上什么忙?”
薛永闻言左右张望一番,压低声音说:“实不相瞒,我也早就仰慕梁山好汉的名声,只是一直没人引荐,担心梁山不会收留我,所以才先去找我的徒弟。`1′4~k¢a·n¨s~h!u!.,n+e!t·”
薛永早年在河北流浪时,听往来商人提到梁山的威名,知晓梁山所作所为后,就萌生了投奔的想法。
这事儿挺有意思。
薛永从小就习得一身本领,这些年虽过得艰难,靠耍枪卖药维持生计,却从未想过落草为寇。
但只要一提起梁山,他内心总会涌起一股特别的情愫,仿佛梁山对他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
主要是因为梁山行事风格深得他心,不像别的山寨那样胡作非为,滥杀无辜。
听到朱富提及此事,薛永毫无隐瞒,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了他。
朱富听后十分欢喜,却故意问道:“兄台此言当真?”